当前位置:

湖南商学院:三年举办945场招聘会 深度开拓就业市场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任治 编辑:刘飞越 2015-03-31 15:55:09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长沙3月31日讯(记者 刘怡斌 通讯员 任治)随着毕业季的逐渐临近,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再一次牵动人心。近日,在湖南商学院招聘大厅,来自浙江、江苏、广东等地的多家企业均在此设点招聘。“每两周就有一次中型专题招聘会,每天都有一两家企业来校招聘”。该校三年来共举办招聘会945场,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达2809家,共提供就业岗位61447个,毕业生就业岗位供需比达7.6:1。
  
  如此充裕的岗位选择,来自该校长期以来对就业市场开拓的高度重视。该校提炼的就业市场“八字诀”,为解决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提供了良好借鉴。
  
  领导带头“跑”市场
  
  校领导指导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方案,并动用私人资源,引进用人单位来校挑选毕业生。党委书记、校长出差,总会挤出时间拜访当地有关部门和知名企业,介绍学校、推荐毕业生;分管校领导、每年带队走访企业、拜访人才市场;其他校领导每人负责1—2个二级学院,带领学院访问校友企业。领导带头跑市场,为学校毕业就业市场开拓建设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全员参与“拓”市场
  
  学校推行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校、院两级目标管理,明确校、院两级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责任。学校规定:招生就业指导处每年邀请不少于500家、二级学院邀请不少于400家“有效”用人单位进校招聘毕业生。二级学院将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任务分解至专业系(教研室)及每个教师员工,并制定相关奖励办法,对邀请用人单位来校招聘并成功签约毕业生的教师给予绩效奖励,几年来共发放奖励十余万元。学校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位、分层落实,全员参与”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建设机制。
  
  创设基地“固”市场
  
  该校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注重将市场向基地转化,通过与需求量大、专业符合度高的用人单位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将其固化为就业基地,巩固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先后与银行、石油、通信、装备制造、电器制造、零售商业等近100家名优企业签订了就业基地建设协议。基地单位每年到学校招聘毕业生,近三年接受毕业生的人数占学校当年毕业生总数的80%左右。一些基地,如江苏昆山就业基地,不仅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还为学生提供奖、助学金,将毕业生的选聘提前到了培养环节,促进了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
  
  加强合作“借”市场
  
  学校借力政府人才机构全力拓展毕业生就业市场。先后与全国30多家政府人力资源机构和人才市场签订合作协议,或由学校安排专车组织毕业生前往当地参加其专场招聘会,或由政府人才机构召集用人单位组团来校招聘,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近年来,学校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先后举办了“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政园企校行”、“58同城携手名企进校园”等主题招聘活动20场。
  
  密切联络“稳”市场
  
  学校十分重视与用人单位的沟通联络。建设有用人单位数据库,并通过定期派人回访、电话短信电子邮件问候、邀请用人单位来校参加“校友企业家论坛”讲学、向用人单位寄发毕业生指南、遴选专家学者担任用人单位顾问等形式,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近三年,学校组织30余支队伍分赴10多个省市区,走访1000多家用人单位和人才市场,电话、短信、邮件回访企业2809家。通过以上措施,密切了与各用人单位的关系,稳固毕业生就业市场。
  
  春风送暖“找”市场
  
  就业市场的建设不仅要满足普通毕业生的一般需求,更要为就业困难毕业生尤其是身体残疾学生找到适合的就业单位与岗位。学校对就业困难学生建立专门台账,并采取送出去——开通“爱心班车”、请进来——举办“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等方式,重点推介,为就业困难毕业生春风送岗。近三年,学校开出“就业爱心班车”15趟,举办“就业帮扶”专场招聘会12场,为315名就业困难毕业生“找”来了合适的就业岗位。2014年,为了解决“瓷娃娃”残疾学生程双佳同学的就业问题,学校组建专门班子,安排专项经费,多方走访企业,为其寻找7家用人单位,并安排专人陪同考察。此举感动了用人单位,并为其提供了满意的工作。
  
  严格筛选“净”市场
  
  学校在加大毕业生就业市场开拓力度的同时,十分重视对用人单位的审查与筛选。学校建立有用人单位审核制度与标准。凡进入学校的用人单位必须提供合法有效的组织机构代码证、工商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件。2014年有37家用人单位没有通过审核。通过严格审查与筛选,“净化”了就业市场,保证了毕业生的就业安全和合法权益。
  
  搭建平台“扩”市场
  
  学校既注重有形市场的建设,更注重无形市场的扩展。学校建立有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并安排专人收集、上传各类招聘信息。学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与政府、高校、社会人才招聘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学校建立有就业信息QQ群、微信群、短信平台等就业信息发布渠道及网络视频招聘室,每年举办网络招聘双选周活动。三年来就业信息网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信息44800个,并为600余名学生通过网络招聘和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任治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3/31/406066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