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卫视报道: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红网将推出大型报道《最后的胜利》
湖南经视报道:全媒体融合传播 8组记者找寻抗日战争的湖南记忆
潇湘晨报报道:《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团出征
红网全媒体报道团赴抗战名城挖掘湖南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树忠 摄影 李长宏
延安市洛川县永乡冯家村187号,一个干干净净的农家院落,“春光满院”镶在正门的上方,院里一角几个平方的苗圃,种了几株玉米一些花草和蔬菜。院落的主人冯联社和他的妻子,都是朴实的陕北农民,他们热情地招呼我们坐,我们走到他家客厅门口,觉得房间干净整洁得很,犹豫着是不是该像城里一样换鞋进门,女主人说不要换不要换。然后,冯联社在我们的约请下一起去看洛川会议旧址旁的“拴马槐”。
故事是冯联社从他爷爷那儿听来的。洛川会议的会场,曾经是他爷爷冯建勋所办私塾的教室。1937年8月下旬的一天,来了个骑马的军人,走进教室,说要借这地方开个会,我爷爷同意了,我奶奶还给来人做了饭吃。来的人是谁?当时并不知道,后来听人说是肖劲光。
冯联社所能讲的关于洛川会议的故事并不多。这故事最先由他爷爷讲,1971年爷爷去世后这故事由他父亲冯国章讲,父亲2013年去世后这故事便由他来讲。爷爷没有说过太多细节,实际上,爷爷当时也无法注意到太多细节。因为当时的洛川是“白区”,20多个人在一个私塾的教室开个会,其阵仗甚至还没有冯家村族长开个会那么张扬。直到在延安红军大学上学的冯家村人带回消息,村民才知道这会议如此不寻常——这个会议使冯家村成了全民抗战的发起地、国共二次合作的起源地、毛泽东军事领导地位的奠基地、八路军的诞生地。
村口的老人们聚在树荫下闲聊,冯家村依然只是中国一个平常乡村,虽然洛川会议纪念馆的存在令它有了些许不一样。窑洞曾经的主任冯建勋后来被定为“富农”,这名解放前的教书先生,1961年给他的孙子用“联社”做了名字,这名字中明显地留了那个时代的气息,冯建勋1971年去世,当时冯家村和全国各地一样正在经历文化大革命。
洛川冯家村的这几孔窑洞,和延安凤凰山、王家坪、杨家岭、枣园等地的很多窑洞一道,因为曾住过些掌握中国命运的人、发生过些影响历史进程的事,穿越历史的风云闪烁着某种光芒。这光芒经历过一些阴雨天,但却始终在照耀中国前行的路。
在我们入住的酒店里摆了一套《延安全景》丛书,延安市所属13个县每县一本,属于洛川的那本是《苹果之乡洛川县》。冯联社家有9亩苹果园,今年套了8万个袋子,去年苹果价格一斤3块,今年可能只能卖2块,一年算下来,苹果收入大概四五万。
“你觉得幸福吗?”我们在聊了窑洞与苹果之后这样问冯联社,这问题也许会被认为有些愚蠢,但我们是在促膝而谈时用心而问,并且并没有想到要将问题的答案写进文章。冯联社答得很认真,他说自己觉得幸福。听到这样的回答,我想起了他家院内正门顶上的那句——“春光满院”。
[NextPage]
来源:红网
作者:张树忠 李长宏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