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胜利》系列报道
湖南卫视报道: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红网将推出大型报道《最后的胜利》
湖南经视报道:全媒体融合传播 8组记者找寻抗日战争的湖南记忆
潇湘晨报报道:《最后的胜利》大型全媒体报道团出征
红网全媒体报道团赴抗战名城挖掘湖南故事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张树忠 李长宏 延安报道
“红色延安、人文延安、生态延安、魅力延安”,延安市旅游大厦客房里摆着的《延安全景》丛书,包装盒上这样描述延安。2015年8月15日傍晚,红网《最后的胜利》报道组在延安登上宝塔山,延安市区像一幅地图摆在面前,延河蜿蜒而下,清凉山、凤凰山也都在眼前。70余年前延安的样子,在宝塔山上早已只能依稀想像。如今的延安,是一座现代都市的模样。
黄土高原上的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延安,不仅仅只有“红色”。延安政治地位独特,党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战斗生活了13个春秋,领导全国人民夺取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培育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现存445处革命旧址和大量珍贵的文物、照片资料,是中国革命圣地和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
除了这些,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延安还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境内有历史遗迹9262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乾坤湾等历史文化与自然遗产享誉中外。
并不贫瘠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延安辖1区12县、总人口221.4万。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石油储量14亿吨,煤炭总量110亿吨,天然气储量2万亿立方米,紫砂陶土5000多万吨,页岩气、岩盐储量十分可观,是国家规划建设的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和鄂尔多斯盆地能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延安土地并不如很多人想像那样贫瘠,相反,这里土地面积广阔,人均土地27亩,土层深厚,光照充足,苹果、红枣、羊肉、小杂粮等农产品品质优良,是世界最佳苹果优生区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山川大地实现由黄到绿
近年来,延安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4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386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8元,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9779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以石油、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以苹果、畜牧、棚栽为主的现代农业,以文化旅游为龙头的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其中延安的苹果面积占陕西的34%、全国的9%。延安的四级城镇体系已初步成型,城镇化率达到55.18%。在延安,人们已经难见“滚滚延河水”,但近年来的生态建设仍成效显著,已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94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45.4%,山川大地实现了由黄到绿的历史性转变。
基础设施与民生保障齐步走
延安近年来的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公路、铁路、航空立体交通网络不断完善,实现了县县通二级路、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公路和户户通电、通信全覆盖,“三纵两横”高速公路网正在形成,每天有往返西安、北京、上海等地的旅客列车和航班,开通了西安至延安动车,延安新机场、黄河引水、南沟门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延安的对外开放也在不断扩大,先后与上海卢湾区、江苏无锡市等24个市区缔结了友好关系,有斯伦贝谢公司、法国液化空气集团一批世界500强企业落户。
延安的民生保障水平正持续提升,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率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学前三年免费教育和“蛋奶工程”全覆盖。
[NextPage]
来源:红网
作者:张树忠 李长宏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