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踏石鼓镇,实践团发现周边商店里满是五颜六色的工艺伞。伞骨都是用竹子做成的,伞上的图案也多是中国传统的花中“君子”-竹、梅、菊、兰。这里的工艺伞普遍10-15元一顶,价格便宜且做工精致,即可观赏又可遮雨,观赏性与实用性兼具。
据石鼓镇杨书记介绍,石鼓镇坚持“文化靓镇”战略,注重传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该镇已有三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石鼓•青山唢呐”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石鼓油(纸)伞制作工艺”和“石鼓木偶戏”已列入湘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石鼓油(纸)伞”还是当地的一项传统富民产业,全镇14家成品伞厂解决居民就业3000余人。
随后,杨书记带领社会实践团成员参观了石鼓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室。其中制作精良的石鼓油纸伞、古朴的青山唢呐和栩栩如生的石鼓木偶。由于“石鼓油(纸)伞制作工艺”和“石鼓木偶戏”的传承人有事外出不在镇上,所以实践团错失与之访谈的机会。
团队成员表示:“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都是先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是我县人民的骄傲,而且成为激励全县人民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不竭动力源泉。”
来源:红网
作者:郭美娜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