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杨陵俐调研精准扶贫:扶贫不“背”也不“抬”

来源:红网 作者:许印文 编辑:吴若兰 2015-09-08 17:15:06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会同站9月8日讯(分站记者 许印文)9月7日上午,会同县委书记杨陵俐率工商联、农业办、农业局、水利局、畜牧局、林业局、发改局、交通、电力等单位负责人,调研会同坪村镇大洪村精准扶贫工作,现场指导了大洪村村部搬迁、8组林区道路修建、村道交通安保工程、农网改造扩容、无房危房改造选址、山塘水渠加固等建设项目。
  
  大洪村距县城18公里,现有农户273户921人,其中贫困人口121户400人。由于该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教育落后、村民文化素质低,长期以来村支两委工作乏力,村民依赖国家扶持思想严重。
  
  调研中,杨陵俐指出,坪村镇大洪村和小田村是他的驻村扶贫点,县里会对大洪和小田及其他贫困村大力扶持,但“大力”的程度遵循“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项目产业规划做得更好、项目对接得更好、村组干部更有战斗力、村民更有脱贫致富信心和动力的村,肯定能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反之,抱着“等、靠、要”的思想,就很有可能“大力”程度不够,希望大洪和小田成为精准脱贫驻村扶贫工作的示范点。
  
  杨陵俐强调,扶贫工作得受扶对象自己愿意并要求往前走,政府帮扶只是帮助其走得更快一点、不至于掉队,决不是“背”、更不是“抬”。要“背”、要“抬”也只能是一、两天,不可能长久。扶贫不是小城镇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它只是一个保底工程,即让这121户400贫困线以下人口通过三年帮扶经济收入高于贫困线,即使在此过程中,我们的产业扶贫需要修路、架桥,但贫困人口脱贫任务不完成,修路架桥就只是形象工程、表面工程。精准扶贫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要把心沉到研究贫困人口致贫原因、脱贫方法上去。如果贫困人口每家每户是什么原因贫困、计划哪一年脱贫、用什么方式脱贫、需要县里给他多少支持……这些问题答不出,其它都是空谈,第一步走不好,第二步怎么迈得开?贫困人口脱贫之前,不要更多地寄希望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我们要因人、因户施策,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脱贫积极性,帮他们脱贫后,才能理直气壮地搞基础设施建设。
  
  杨陵俐指出,大洪村存在一些不利于发展的问题,即有21名党员、8名组长和诸多村支两委成员,却两次支部换届选举都不成功;水库维修项目落地了,却因衔接不好村民矛盾,让到手的项目资金飞走了,需要全体村民、村组干部好好反省。支部委员选不出来,村组长不敢担当,这样的村是扶不起来的。大洪要在精准扶贫中快速脱贫成为示范村,是必须建立在村支两委和组长们有强有力的战斗力和老百姓有主动致富的强烈意愿的基础上的。
  
  杨陵俐要求,各随同调研的单位,要尽快安排时间到大洪和小田村仔细调研,拿出真金白银的扶持项目和有“拿什么扶、怎么扶”等具体内容、切实可行的帮扶方案,向大洪、小田村推介适合该村发展的项目,做好后续服务工作。如瞄准特色做好山林文章,发展勾藤、磨芋、食用菌、茶叶;选择几个有能力、可培养成大户的对象培养成牵头人,整合“散兵游勇”发展成协会,等等,并指出,脱贫要靠政策支持、靠老百姓主动性、靠“基地+农户、大户+散户”等发展模式,保底线、不伤农,不盲目上项目。

来源:红网

作者:许印文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09/08/1103452.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