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留住乡愁 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研究论坛长沙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2015-11-14 17:37:46
时刻新闻
—分享—

“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中南大学举行

“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中南大学举行。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传统村落就是一种活态文物

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传统村落就是一种活态文物。

  红网长沙11月14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刘怡斌)今天下午,由光明日报社、中南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国传统乡村保护与研究论坛”在中南大学举行。论坛以传统乡村保护和发展为主题,围绕“从乡村精英走出去到精英回归——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从快速城镇化到留住乡愁——乡村文化保护困境”两个议题进行讨论。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莲玉、中南大学校长张尧学、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刘伟出席并致辞。
  
  “这次专家们的对话交流,将汇聚智慧、凝聚共识,让我们有更多好的思路、好的办法去保护我们美丽的传统村落,延续我们的文化脉络,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刘莲玉指出,湖南有大量蕴含着文化底蕴的传统村落。重要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曲、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大量散见于传统村落。保护传统村落,其实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脉络,就是要更好地体现历史情怀与生态追求。这也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和担当。在以旅游业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同时,一定要注重环境的合理保护和科学开发,保护好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和传统的民俗文化。促进教育、文化、科技、社保等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真正让更多山区、乡村的百姓能够共享发展的成果,这是传统乡村保护与发展的核心和要义。
  
  张尧学说,传统村落就是一种活态文物,是我国历史文化的鲜活载体,维系着中华民族最为浓郁的“乡愁”。但是,对于我们的孩子,我们在钢筋混凝土丛林中长大的少年和青年来说,乡村是什么、乡愁是什么,可能已没有感受。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许许多多美好的村落和各具特色的村落文化正在逐渐消失。对中国传统乡村的保护与研究,就是对中华民族最富活力的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南大学在2014年成立了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这是我国最早、也是唯一的集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与研究、实物与文献资料集藏展示、数据库建设三位一体的创新平台。我们认为,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惜,是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当代大学的历史使命。
  
  刘伟在致辞中表示,“中国传统乡村保护”需要注重几个大的背景:一是新型城镇化,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光明日报曾推出“新乡贤·新乡村”栏目。乡贤文化的内涵、乡贤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体现在生动的故事细节里,体现在美丽乡村的丰富生活里。
  
  专家们在发言中指出,当前的新型城镇化,不在于物理空间上的塑造,根本是对人的塑造。当下,在工业化、城镇化大潮中,部分地方的传统村落保护仍旧面临着三个问题:其一,农民与农村、农业正在剥离。“谁来种地?”成为新的农村农业问题。其二,土地污染严重。很多农村的土地,正在经历由“污染”走向“毒化”。部分村落的土壤,已经基本丧失生产力。其三,“文化空心村”出现,许多传统村落原住民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在发生急剧裂变,传统村落保护急功近利的做法,更是使得不少“文化遗产”正在变成“文化遗憾”。
  
  专家们还认为,要保护好这些传统村落,首先是要保护好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包括村落自身的土质、水质等。保护好村落的生态环境,既有利于传统村落人居环境持续健康的保护与发展,也有利于历史空间氛围的保护、农业及农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其次,在传统村落群集密布地区实行旅游扶贫战略,把旅游、扶贫和生态有机结合,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让农民在乡村中留得住,干得好,过得幸福。最后,保护好传统村落的“活态文化”,既要保证人在村中,也要保证当地独具特色的文化与村落同在,让“活着的文化”活得更好。
  
  本次论坛由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承办。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曾用30余年的时间,走访我国4300多个传统村落,形成了大批富有重要理论研究价值的学术成果。
  
  

来源:红网

作者:刘怡斌

编辑:王娉娉 实习生李子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5/11/14/108703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