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新闻记者 沈梦艳 长沙报道
11月16日,湘江污染防治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即将到期。长沙坪塘砂场,江边,从洞庭湖运来的砂石通过皮带不断输送至4个车间,40个监控摄像头实时监控砂场内每一个角落。近3年来,长沙整合新建6家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降噪降尘的大型砂石基地,河道采砂乱象得以根除。“以前,江水非常浑浊,现在明显变清澈了。”附近一位居民感叹。
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同样感受到了江水变清、水质变好。今年3月5日,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杜家毫回答媒体提问透露,他大年初二独自骑自行车去湘江转了一圈,“就想验证一下环保局的检测报告,与自己看到的是否一致。”他看到湘江沿岸有很多人钓鱼,便问:“能钓到鱼吗?”垂钓者说:“钓不到鱼,我干嘛坐在这里啊?”然后他又问:“一天能钓多少鱼?”回答:“少的是十几斤,多的五十多斤。”杜家毫用这个细节说明湘江水质已有较大改善,与省环保厅汇报的情况基本相符,他感觉比较欣慰。
滚动实施“三年行动计划”,要还一江清水
“碧水湘江千里行动”、挤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列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一系列举措相继出台,湘江治污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手里接力。
2013年9月22日,杜家毫明确提出把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一号重点工程”滚动实施三个“三年行动计划”,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以“堵源头”为主要任务,重点是堵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大型畜禽养殖企业的污水排放;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要“治”与“调”并举,使越来越多的沿江工业企业的污水实现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沿江一般城镇和自然村的生活污水能够达标排放,把农业面源治理摆上议事日程,实施化工区整体搬迁和重化工企业的结构调整;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主要抓巩固和提高,使湘江流域多数区域达到Ⅱ类水以上水平。
一次次现场调研、一次次会议总结部署……三年间,杜家毫往返奔波于长株潭、衡阳、郴州等湘江沿岸市州,他曾在多个场合强调: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若毁绿水青山,宁弃金山银山。
湘潭竹埠港综合排污口原是8家企业的废水排放口,2013年以前的废水排放总量每年达90万吨,现在企业关停后已经减少到每年2万吨。去年11月,杜家毫在该排污口调研时,特意双手捧起水来,仔细查看水质色泽,闻闻有无异味。不远处,几位市民正在垂钓,杜家毫走上前去与大家攀谈起来。市民梁应成指着网兜里的河鱼高兴地告诉省长,随着湘江水质越来越好,河里的鱼儿越来越多了。
不同政绩观的碰撞、各利益主体的博弈、资金、技术和管理问题……湘江治理并非一蹴而就。今年6月26日,杜家毫在主持召开湘江保护与治理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时表示,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打赢“堵源头”攻坚战。
各级联动保护湘江,建立问责机制
随着行动的推进,效果渐佳。
2011年,国务院批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实施方案》,湘江作为唯一的流域综合治理示范纳入国家“十二五”规划。根据方案,湘江重金属治理规划项目927个,总投资595亿元,5年完成。湘江治污势在必行。
2013年9月10日,杜家毫牵头的“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和“湘江重金属污染治理委员会”正式成立,负责协调湘江流域8市的数十个县和省直数十个部门。根据污染实际,确定湘潭竹埠港、株洲清水塘、娄底冷水江、衡阳水口山、郴州三十六湾五大“主战场”。
为带动各级联动,委员会将治理任务分解至各市县,明确每个治污区域由一家省直部门牵头,建立强力问责机制。“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各个县市区、工业园区,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奖惩措施,实行责任追究。
偷排乱倒也受到监视,排污企业不敢再放肆。2013年11月15日,环保志愿者保护湘江“绿色卫士”行动启动,公开招募了200名湘江“绿色卫士”。“志愿者通过微博、微信等形式举报环境违法行为1780次,经查证属实的有1300多件,其中涉及企业违法的897件,被责令停产关闭的有湘潭某炼铁粉厂、娄底某炼铁厂等59家,其中被环保等执法部门实施罚款以上行政处罚的有260多家。”
为还一江清水,各省直部门联手,从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等入手,建立完善考核激励和监督机制。近日,省财政厅、省环保厅、省水利厅联合出台《湘江流域生态补偿(水质水量奖罚)暂行办法》,对湘江流域跨市、县断面进行水质、水量目标考核奖罚。在湘江流域率先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3条红线”管理。
大投入迎来逐步改善,湘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水质改善、水美鱼虾肥,湘江,这条“大动脉”逐渐回归本色,数据频频报好。
湖南省环保厅的最新信息:“十二五”期间全省较好完成了既定环保目标,可喜的是,湘江干流水质总体为优,干流18个省控断面水质均符合或优于Ⅲ类标准,30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9.4%。省水利厅透露,截至今年6月中旬,全省241艘淘金船全面取缔,采砂船只从整治前的3701艘减少到1431艘,湘江干流长沙至衡阳段全面禁采,各市县城区河段和重要交通要道的采砂尾堆基本清除。
重金属污染也得到控制。经环保部门监测,目前湘江干流水质中汞、镉、铅、砷、铬的污染浓度分别比2010年下降了33.3%、22.2%、42.9%、58.3%和28.6%。今年以来,5项重金属指标均在Ⅱ类标准限值以下。
通过开展湘江两岸工业污染场地、遗留废渣、企业环保设施改造、城镇污水截留和规模畜禽养殖退出等重点污染问题治理,2013年以来共实施重点治理项目1422个。7个重点治理区域之一竹埠港于去年9月在全流域率先实现化工企业全关闭,全国率先探索PPP模式治理重金属污染,于今年8月成为全国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试点单位。
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从永州沿湘江而下,到8个市州实地采访。永州林农林业贵和看守林场的工人高海波深刻感受到了湘江源头保护工作来带来的变化,以前当地人靠砍树卖钱,现在靠生态赚钱;株洲洣水河畔的居民老李说,明显感觉到洣水更干净了,夏天可以下去游泳了;娄底娄星区的市民们茶余饭后可以到涟水河边愉快地健身、休憩了,这里“以前是臭水沟,现在钓鱼的人越来越多”;长沙坪塘的一位市民也感觉到“江水变清澈了”。历年来的湘江保护与治理,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变化,有了获得感。
【杜家毫与湘江的进行式】
2013年
9月22日
考察调研湘江流域株洲至长沙段的保护和治理情况,并主持召开湘江流域保护和整治委员会会议,湘江保护与治理被确定为湖南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强调:要把“一号重点工程”工程作为湖南省两型社会建设的头等大事,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江清水。
2014年
4月14日
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4年第一次会议。提出“五字诀”: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狠抓重点区域整治;严查严处问题单位;着力破解资金难题;强化省地联动。
4月30日
在湖南省政府与省政协“加快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专题协商会上,强调:湘江保护与治理不仅是全省重大环保工程和民生工程,更是一项重大发展工程。要把保护治理与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此促进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9月26日
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4年第二次会议。强调:要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真正想清楚、看明白、做准备、干到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一步一步把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扎实向前推进。
11月14日
深入湘潭市岳塘区、湘乡市,调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强调:要再接再厉、乘胜追击,夺取竹埠港地区污染整治全面胜利,为全省湘江保护与治理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适应新常态,抢抓新机遇,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集约发展、全面发展新路子。
2015年
2月12日
主持召开湘江保护和治理委员会2015年第一次会议。强调:要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以强有力的举措、最严格的制度,确保全面完成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
6月26日
主持召开湘江保护与治理委员会2015年第二次全体会议。强调: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已到决战决胜阶段,要坚持“回头看”,倒排“时间表”,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打赢“堵源头”攻坚战。
8月4日
深入衡阳常宁市、石鼓区、衡阳县,调研经济发展特别是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推进情况。强调: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努力让产业结构变“新”、发展方式变“绿”、经济质量变“优”。
8月31日
先后深入湘潭竹埠港、郴州三十六湾、株洲清水塘、衡阳水口山、娄底锡矿山等五大重点污染整治区域,专题调研湘江保护与治理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推进情况,重点督查五大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强调:要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打赢湘江保护与治理攻坚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促共进,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和谐共生。
(时刻新闻记者沈梦艳根据新华社、《湖南日报》、红网等媒体公开报道整理)
来源:红网
作者:沈梦艳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