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生是当地的黄牛养殖大户,从事宰牛已有30多年时间。
“杀了这么多年牛了,也没有见过如此奇怪的东西。”陈先生说,前不久,他在宰杀一头重约300斤的黄牛时,发现牛的胆管明显比一般黄牛的要大,用手触摸还能明显感觉到胆管内的硬物。
想起父辈曾和他说起过“牛黄”一事,虽然从未见过,但陈先生认为自己这次有了意外收获。在将肝脏组织剥离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装有硬物的胆管收藏了起来。昨日,陈先生当着记者的面,剖开了一根胆管,很快一块手指粗细、呈黄褐色的硬物就呈现了出来。
“一共有两根胆管都有硬物,应该都是‘牛黄’。”因为知道天然“牛黄”十分名贵,陈先生决定暂时不完全取出来,“我怕自己弄坏了,也想请专家来鉴定一下,到底是不是‘牛黄’。”
“‘牛黄’是牛肝脏的胆结石。”在查看记者提供的图片后,市中医医院国医馆名老中医孔繁佳教授证实,陈先生发现的黄牛胆管硬物,确实是天然“牛黄”的一种,市场价值极高,“在胆囊中产生的称‘胆黄’或‘蛋黄’,在胆管中产生的称‘管黄’,在肝管中产生的称‘肝黄’,都是十分名贵的中药材。”
相关链接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
牛黄是牛的胆结石,别名丑宝,其完整者多呈卵形,质轻,表面金黄至黄褐色,细腻而有光泽。
牛黄用于药用,古已有记载,《本草经集注》中提到:“今人多就胆中得之。一子大如鸡子黄,相重叠。药中之贵,莫复过此。”《本草纲目》也记载道:“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牛黄是传统名贵中药材。我国许多常用中成药如“牛黄清心丸”、“小儿羚羊散”和一些传统名贵中成药如“安宫牛黄丸”、“片仔癀”等,都以牛黄为主要原料。中医学认为牛黄气清香,味微苦而后甜,性凉。可用于解热、解毒、定惊。内服可治高热神志昏迷、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
来源:红网
作者:李小雷
编辑:吴若兰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