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生活垃圾压缩中转站建设是一项民生保障和改善工程,同时也是一项生态环保工程,事关城区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事关居民生活环境的保障,事关“一整三创”的如期达标。双峰县在全市率先实现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后,但县城垃圾运送海螺距离达30公里,垃圾虽经原水平式压缩处理,但平均每车重量仅3吨左右,极大制约了运量,增大了运输成本,远远不能满足海螺水泥窑处理的“胃口”。为破解垃圾运量运能瓶颈,双峰县决定启动压缩中转站项目建设。整个项目包括2个垂直式压缩车间、渗滤液收集池、环卫车辆停车场及配套用房等设施,总投资预计1000万元,建筑面积2000㎡,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项目选址在现生活垃圾填埋场。垂直式垃圾压缩站建成后,可将原来的压缩比2.5:1提高至4:1。
会议强调,县城区生活垃圾已于1月5日正式开始运送海螺处理,开启了全县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新纪元。为确保这一重大民生工程效益最大化,必须加快推进压缩中转站建设,以县城管为建设主体,发改等有关部门要合力协作,加大支持力度,加快审批进度,提高建设速度,争取向今年“七·一”献礼。
来源:红网
作者:彭牡 王小华
编辑:刘艳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