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邵东发现清代建筑群 承志堂传承两百余年无改建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曾晓风 蒋剑平 编辑:曾小颖 2016-03-16 23:26:20
时刻新闻
—分享—


承志堂的大门。(刘清辉 摄)

承志堂俯瞰场景。(刘清辉 摄)

承志堂的一角。(刘清辉 摄)

承志堂在夕阳下的剪影。(刘清辉 摄)

  红网长沙3月16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李慧 通讯员 曾晓风 蒋剑平)湖南省邵东县简家陇镇金田村,依山傍水山洼地,一处建造已逾200多年的清代建筑群“承志堂”,随着3月中旬邵东一次民间采风活动,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展现世人面前,引起广泛关注。
  
  承志堂主人刘鼎进系清代太学生、封儒林郎(刘氏族谱记载),始建于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距今已有204年历史,建造时间比邵东境内另一清代建筑——“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荫家堂(建于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距今193年)还早,保存完整度也超越了荫家堂。
  
  据邵东文物部门考证,承志堂五进四排(比荫家堂多一进),中央五进畅通成厅堂,左右两侧对称布局二排厢房,中间二条通道横贯东西。全宅占地面积3400平方米,共有房屋52间,天井12座,立柱112根。五进大厅依次为财厅、大厅、游厅、横厅、神厅,是族间公共堂屋,族人红白喜事、重大活动皆在此进行。所有厅堂采用穿斗式木构架承重,檩、枋、梁、柱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厅堂之间均有天井采风透光,宽敞明亮。
  
  承志堂建造规整、严谨、考究,石礅、石础、石条等均饰有动物花草等精美浮雕;封火山墙、檐墙多构以人物、山水、神话故事等妙曼堆塑彩绘;室内门户、窗棂木雕活色生香。
  
  相关专家认为,承志堂是清代湘中民居的典型代表,因所处地理位置一直鲜为人知。值得庆幸的是承志堂保存基本完好,原有居民若想改善居住条件,都是到古宅外建新房,未对古宅造成改建伤害,可以逐级申报“文物保护单位”。

来源:红网

作者:李慧 曾晓风 蒋剑平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3/16/1055496.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