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航拍下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园。长沙市首次发布“季度区域空气质量排名”,雨花区连续三月摘得冠军。图/潇湘晨报记者辜鹏博
红网长沙4月13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谭旭燕)生活在长沙,你知道各区的空气质量月度“成绩”吗?是坐拥岳麓山的河西的空气质量好一些,还是河东的空气质量好一些呢?这些问题,都可以从长沙市环保局最新发布的《2016年一季度空气质量的通报》中获得解答。
4月12日,长沙市环保局首次发布长沙“季度区域空气质量排名”。这份日历形象地展示了2016年前3个月长沙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其中,雨花区连续3个月空气质量排名第一,而拥有岳麓山、梅溪湖等的岳麓区则在3月份空气质量排名垫底。
绿色、黄色、橙色、红色、紫色、深红,日历将空气质量由好到差分为六级,并对应空气质量的级别,标注从绿到深红六种不同颜色。2016年前三个月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雨花区连续3个月空气质量排名第一,成为长沙城区第一季“空气质量最优区”。
数据显示,今年1至3月,长沙市空气环境质量优良天数累计为48天,优良率52.8%,首要污染物为PM2.5。与去年同期相比,优良天数增加7天。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19、44、92、7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7、5、2、15微克,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升。
根据长沙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1月份达标天数比例从高至低排名依次为:雨花区(64.5%)、天心区(51.6%)、岳麓区(48.4%)、开福区(46.7%)、芙蓉区(45.2%);2月份达标天数比例排名依次为雨花区(69.0%)、岳麓区(58.6%)、天心区(58.6%)、开福区(57.1%)、芙蓉区(51.7%);3月份达标天数比例排名依次为雨花区(77.4%)、开福区(67.7%)、芙蓉区(61.3%)、天心区(58.1%)、岳麓区(50.0%)。
释疑
岳麓区有山有水为何排名靠后
或与地形及工地较多有关
“我住在洋湖附近,植被多,水域广,为什么岳麓区的空气质量排名比想象中差呢?”有不少市民看到这个排名后表达了类似的疑惑。因区域内有梅溪湖、西湖、洋湖、桃子湖等大面积水域及岳麓山脉,岳麓区被不少人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宜居区域”,但空气质量排名却显示并非如此。
“长沙的西北方向地势较高,有山体的阻挡,在北风主导的天气情况下,西北方向的空气质量有可能受影响。”长沙市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表示,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与地理条件、天气情况、外来污染物情况、人类活动都有关系,成因复杂,有待实地探究。该负责人分析,岳麓区的空气质量没有想象中那么好,可能与岳麓区目前基建工地较多有关。同时,因为有岳麓山,在天气处于“静稳”条件下时,这一地形不利于空气中的污染物扩散,也可能导致区域空气质量较差。
数据显示,在岳麓区空气质量排名靠后的3月份,从全市范围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8天,与上月相比增加2天;与去年同期相比,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减少10天。这与降水量偏少(总降水量较去年同期减少12.9毫米)、月降水天数少(较去年同期减少3天)及两次连续污染过程中小风速(2m/s以下)持续时间较长有关,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规划
长望浏宁下半年可纳入排名
根据此前长沙市环保局发布的消息,从2016年开始,长沙市将对各区、县(市)监测点位空气环境质量进行排名,排名情况纳入市环委会年度考核。建立负面清单,不定期对各单位落实情况开展督查,一旦发现问题将纳入负面清单管理,作为考核依据,同时将材料报送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以后每个月都会进行一次详细的区域空气质量排名。”长沙市环境监测站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长沙县、望城区、浏阳市和宁乡县的空气监测站已经布点,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长望浏宁四个区县市都会纳入到区域空气质量排名的范畴中来。
长沙市环保局表示,发布排名是将市民最关注的PM2.5作为空气质量考核依据,以此促使各城区政府进一步强化大气污染综合防治措施,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确保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来源:红网
作者:谭旭燕
编辑:王娉娉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