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5日,中国机场发展论坛暨机场设备展在长沙开幕,结合新时期全球民航业发展及中国民航“十三五”规划,深入探讨民用机场在新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湖南省副省长张剑飞指出,形成以国内航空、高速铁路为基础,以城际铁路、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联运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是长沙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核心支撑。

智能机器人“AnBot”身兼多项技能,既能当智能业务问询员,也能成为服务员,为客人提供媒体播放、导航问路、业务办理等基本候机厅服务。
红网长沙5月25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肖懿 实习生 李静)中国机场发展论坛暨机场设备展今日在长沙开幕,结合新时期全球民航业发展及中国民航“十三五”规划,深入探讨民用机场在新的国际环境和经济形势下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重点分析机场建设如何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展望未来10年机场发展趋势以及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湖南省副省长张剑飞出席并作主论坛发言。主论坛围绕机场政策解读和趋势展开讨论
本届大会以“面向未来,引领机场发展新常态”为主题,上午举行的主论坛围绕国内外机场政策解读和趋势展望展开讨论。
张剑飞指出,长沙市目前有黄花国际机场和高铁南站两大交通门户,已建有目前全国唯一连通机场与高铁的磁浮快线,具备独特的空铁复合优势;京港澳高速、沪昆高速与武广高铁、沪昆高铁交汇于此,京珠高速、长永高速、长珠高速、机场高速4条高速联通各地,未来形成以国内航空、高速铁路为基础,以城际铁路、城市地铁、高速公路等多种交通联运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是长沙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核心支撑。
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副司长任虹认为,中西部地区发展不均现象依然存在,为方便出行,西部地区发展航空业必须把机场与公路、铁路融合起来,形成多种交通联运的格局。民航发展必须因地制宜,宜空则空,宜路则路,加快与轨道交通无缝衔接,实现大区域交通一体化。
“目前,已经疲软的全球经济循环逐渐放缓,低油价暂时推高了航空运输,国内RPK持续增长。”国际航空运输协会北亚地区副总裁张保建认为,2035年,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航空大国,国内市场中高铁对航空业影响很大,高铁建设对中国航空发展尤为重要。
高精尖机场装备首次亮相大会
除了主论坛,25日下午还举办了“智慧机场”“机场建设与规划”“绿色机场”三场分论坛。26日上午将举行以“典型案例与经验分享”为主题的主论坛,邀请国内知名机场公司、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就机场设施设备、技术和服务在机场领域的应用案例作精彩讲解。
本次中国机场发展论坛暨机场设备展,一些高精尖机场装备均是首次亮相。
由国防科大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和湖南万为智能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推出的智能安保服务机器人“AnBot”吸引了众多参展人员的目光,“AnBot”身兼多项技能,既能当智能业务问询员,为客人提供乘机常识、机场现场服务常识的咨询,权威解答乘机知识;也能成为服务员,为客人提供媒体播放、导航问路、业务办理等基本候机厅服务;还能担任机场的引导员,为乘客提供指引服务,减少乘客在机场迷路错过航班带来的损失。
“十三五”末湖南培育打造千亿通用航空产业
根据《湖南省通用航空产业2013-2020年发展规划》,湖南省明确提出以长株潭地区为核心,逐步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通航产品研发制造基地、通航产品维修保障基地、国内领先的区域性通用航空基地,到“十三五”末期,培育打造以通用航空为主要特色的新的千亿产业。
争取到2020年,湖南机场集团发展为国内知名、行业一流的大型机场管理集团,完成年营业收入30亿元以上,实现年利润总额3.8亿元以上,年末资产总额达200亿元以上。
来源:红网
作者:肖懿 李静
编辑:胡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时刻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