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乡县志愿者陪伴抗战老兵过中秋

来源:红网 作者:李蓉 周先兵 编辑:王津 2016-09-15 08:53:03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安乡站9月15日讯(分站记者 李蓉 通讯员 周先兵)流血流汗不流泪,勇往直前不后退,不为功名与利禄,只为祖国与人民。9月14日,由安乡论坛义工群、安乡县发力志愿者服务队、安乡县文明传播志愿者联盟、安乡县工会志愿者服务队的八名志愿者专程来到抗战老兵家里,陪伴抗战老兵过中秋节。

看望抗战老兵唐西茂老人

  “哎呀,你们又来哒”。在安乡县黄山头镇成福村七组,93岁的抗战老兵唐西茂老人见到几位熟悉的志愿者十分高兴,赶忙招呼志愿者快坐下。老人前不久轻度中风,行动不是很方便。

  “把去年他们送的一件衣服给我换上”。老人叫家人拿出去年由安乡论坛义工群特意赠送的“抗战老兵”汗衫穿上。“穿上这件衣,您老又年轻几岁了”。一位志愿者拉着老人的手说道。志愿者给老人家送上了民革常德市委和常德1+1爱心联盟的慰问金和月饼、米、油、面等生活物资。

志愿者察看老人身上与日军作战时留下的伤疤

  志愿者仔细了解老人近段身体、生活情况,察看老人身上与日军作战时留下的伤疤。还详细向老人讲述了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带领全县人民建设“四个安乡”,美丽乡村建设发生的巨大的变化。老人听后连声“叫好。

  抗战老兵唐西茂老人曾参加过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和抗美援朝。民国32年国军第10军与日军在衡阳交战,日军的飞机持续轰炸,守军与当地百姓团结一心,坚守孤城整整48天,到最后只剩下不到70人。志愿者每次来到老人家里,说着聊着,老人很自然地讲起过去的抗日岁月。

  一上午快过去了,志愿者与抗战老兵唐西茂老人依依不舍道别。随后,志愿者一行又来到了安乡县安障乡车家铺村一组,看望95岁的抗战老兵郝士湘。

听抗战老兵郝士湘讲抗战的故事

抗战老兵郝士湘与志愿者合影

  得知志愿者来看望,抗战老兵郝士湘早早坐在大门口,手捧着2015年9月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老人精神很好,还能做点家务活。看见志愿者送来慰问金和月饼、米、油、面等生活物资时,老人很激动。

  “你们来看我,就很知足了,当年吃点苦也值得,政府没有忘记我们”。老人虽已高龄,但说话口齿清楚、思维敏捷。

  抗战老兵郝士湘生于1921年9月,18岁时被抽壮丁,在国军独立炮兵42团3营9连1排1班服役,驻守常德。1943年11月,在常德会战中,与战友们坚守阵地,浴血奋战17个日夜,左手腕处被日军飞机的炸弹片坎入骨肉,至今未取出。1945年后驻守芷江机场,目睹了日军投降后在飞机上挂白旗的画面。新中国成立以后,携妻带子回乡定居务农。

  9月10日,由民革常德市委、常德1+1爱心联盟等联合发起主办的“关爱抗战老兵中秋情”慰问活动,组成多支志愿服务队,在中秋节前夕赴常德市各区县市慰问96名抗战老兵。

  从9月12日开始,来自安乡论坛义工群、安乡发力志愿者、安乡文明传播志愿者先后慰问了安乡县十名抗战老兵,志愿者向这些可敬的耄耋老人们提前送上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问候。

  抗战老兵是历史的见证人,是活着的纪念碑。当年,老兵们意气风发、浴血战场,用热血和生命保家卫国。如今,他们已经是步履蹒跚、白发苍苍的近百岁老人,老兵在慢慢消失。当志愿者们聆听他们的抗战故事,一次又一次去看望他们时,志愿者们与抗战老兵有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共鸣。或许,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他们无惧死亡,却害怕孤独和遗忘;他们不求回报,只是期待更多的人了解他们,尊重他们。

来源:红网

作者:李蓉 周先兵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9/15/1012237.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