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新高考与课程教学研修班”在长沙举行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刘飞越 2016-09-19 14:20:53
时刻新闻
—分享—

研讨班开幕式现场。

  红网长沙9月19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胡芳)新高考政策下,如何应对这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今天上午,湖南省教育学会与中南出版传媒集团联合举办的公益性“新高考与课程教学研修班”在长沙举行。此次研修班旨在深刻领会新高考内涵,推进湖南省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研修班针对新高考语文、英语全国卷命题趋势、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应对策略、录音教材的地位及作用等问题,以专家讲座、名师对话、专题研讨、互动交谈等形式,为高中课程教学答疑解惑,促进教育专家学者、教育行政管理者和高中校长交流研讨,为湖南应对新高考助力。

  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考命题研究专家为大家分析了2016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与独立命题省份高考英语试题的差异。他主张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重心应是加强阅读与听力的训练,提高语言输入含金量和语言输入有效性,以此发展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和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副编审、录音教材研发专家张丽明从技术层面与大家交流了录音教材与纸质教材的关系、录音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录音教材提高高考得分能力。

  “本次研修班虽然时间不长,但内容丰富。既有专家对宏观政策理念的解读,又有对课程的教学指导,还有教材专家技术层面的分析,让与会代表受益匪浅。”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建华告诉记者,他期待今后有更多类似的交流机会,为湖南省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多指导,为深化湖南教育改革传递更多正能量。

  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发改委相关处室和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领导,湖南各市州教育局领导和教育学会秘书长莅临会议指导。湖南部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校长、语文骨干教师和英语骨干教师,以及湖南省教科院及市州教科院(所)中学语文教研员和中学英语教研员等500多人参加本次研修班。

  专家观点:

  语文特级教师、浙江省教育厅副总督学 缪水娟

  浙江省是全国首批进入“3+3”新高考试点地区之一,在应对新高考模式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认为学校课程与课堂教学的重构很重要。教育应富有文化影响力,教师应有一种文化自觉,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关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特级教师 贾玲

  新课程改革,关键在于“守正出新”,要把课堂和开拓视野、认知社会联系起来。比如,以后各个学科都可能有探究型的试题,这种试题的答案是开放的,只要能够谈出你的看法,而且这个看法有理有据,阐述完善、严密就行。那么课堂的教学方式势必发生改变,以前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以后将变为老师和学生共同在探讨,以小组合作,分组探究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其实现在这种教学方式已经屡见不鲜了。关注变化,加强研究,科学备考,提高质量,这就是现阶段我们要做的。

  怀化市教育局副局长 周生来

  为应对新高考,我们怀化市教育局主要从五方面进行了准备:一是理念更新。二是课程改革。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抓的核心工作,目前我们正在进一步加大新课改的力度。三是条件完善。新高考最大的特点是选择,学生要选班选老师,那就意味着要有足够的教室供选择。我们在加大教育投资的力度,新修课室、课件来适应我们新高考的需求。四是队伍建设,通过多种渠道来补充教师力量。五是全员培训,包括教育行政人员、教研队伍、校长、老师等都要参加培训。

  株洲市第十三中学校长 蒋凯

  株洲市教育局对新高考的研究非常重视。去年年初,我们学校被确定为株洲市新高考模式研究的试点学校。借鉴上海、浙江已经开始的新高考模式,我们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实践,比如选课走班,比如职业生涯教育规划。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学生普遍表现出希望选择,并且在选择过程中赢得快乐。与此同时,学校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一是管理模式要改变;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要改变,最重要的是老师要改变观念,补充新知识来迎接新高考。

来源:红网

作者:胡芳

编辑:刘飞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09/19/101151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