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浏阳市分站11月15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李丹 见习记者 潘思荣)“我不能将大家捐赠的手术资金作为药物治疗费用,为此,我们全家做出如下决定:将之前大家所捐的做手术爱心款通过原来渠道悉数退回,请大家查收,万分感谢各位对宇龙的关爱。大家的心意我们全家铭记在心,感恩终生。祝愿全天下好人一生平安!”12岁的儿子身患重症,需进行骨髓移植手术,父亲却要将好不容易募集到的30万元逐一退回。
“我都不知道怎么回事。”昨日,市民郭先生突然收到微信轻松筹的消息,“提醒我收到了退回的几十块钱”。
与郭先生一样莫名其妙的有将近6000人。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大约一个月前,他们曾给身患“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杨宇龙捐款。
筹款:突发急病,募集爱心款30万元
今年8月17日,百宜社区,刚起床的宇龙突然无故流鼻血。其父亲杨书平当即将宇龙送往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正常”,一家人便没太在意。
一段时间后,宇龙出现了全身无力,脸色以及眼睛发黄的症状。于是,8月30日,杨书平带着宇龙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治疗一段时间后,宇龙出院回家了。9月26日,宇龙再次前往医院复查。检查结果让杨书平当场懵了,“当天早上8点30分拿到确诊通知书时,我整个人都懵了,再生障碍性贫血,多么可怕的一个病。”杨书平说。不愿相信的杨书平带着宇龙赶到湘雅医院检查——“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结果却再次将杨书平打回了现实。
“当时医院建议立即手术。”杨书平介绍,医院抽取了杨书平及其小女儿骨髓与宇龙进行配对,发现宇龙与其妹妹的骨髓配对非常吻合。
然而,一个更大的现实难题摆在了他们眼前——骨髓移植需要40万元的手术费,但是,40万的手术费从哪里来?
此时的杨家,近乎山穷水尽:检查、住院、治疗,每一次花费都要数千元,家中的8万多积蓄已经用完了,家里的两头牛以及稻谷也都卖掉了。
“有个朋友建议我通过爱心组织筹集手术费。”于是,杨书平通过“轻松筹”微信平台发布了求助信息。
帮助杨书平筹款的发起人彭显介绍,短短3天,他们通过众筹平台募集到9万多元的爱心款,很多爱心人士通过微信转账时,还附加留言,鼓励他们坚强起来。而网络之外,宇龙的同学、老师,杨书平老家(高坪镇三合水村)的村民、亲朋好友等也纷纷慷慨解囊。宇龙的困境,得到许多人的关注,总共汇集了爱心款30万元。
退钱:手术延迟,父亲退还6000人爱心款
手术费有了,但是,10月19日下午,经过湘雅三医院和湘雅医院、二医院的专家再次会诊,考虑到供体宇龙妹妹只有6岁而且体重不到50斤,与受体宇龙将近120斤的体重存在巨大差距,立刻手术对供、受体双方都存在一定风险,院方建议一年以后再做手术。
经过慎重考虑,一家人决定听从建议,并于10月21日下午将宇龙接回家继续药物治疗。
尽管接下来的药物治疗费用约一年15万左右,但杨书平认为,不能将大家好心捐赠的手术资金作为药物治疗费用使用,经过一家人商量,决定将之前的手术费通过原来的渠道悉数退回。
这一段时间来,杨书平的手机频繁死机——因为忙着联系之前捐款的爱心人士,给他们退还爱心款。“很多人没有留下姓名和联系方式,找起来比较麻烦。”杨书平说。
前几天,为了退还小河乡一位爱心人士的1000元爱心款,他花了几乎整整一天。由于不知道联系方式,杨书平早早便搭上了前往小河乡的车,一路打听下来,才终于找到了爱心人士王树人,等到杨书平回到家,已是晚上八点。
“虽然累,但是心里舒坦。”杨书平说,每个爱心人士捐助的爱心款,他都详细地进行记录,并打印成一本“杨宇龙爱心款登记表”。
陈一书爸爸1000元,张瑾琛爸爸1000元,徐好权老师400元,图敏100元……一共记录着6000名爱心人士的捐助信息,这本登记表,是杨书平花了整整两天才收集好的。“这阵子天天在忙这个事情,想早点退还掉,已经退了25万元了。”杨书平说。
昨日下午,杨书平再次从银行取出数千元,继续走在退还爱心款的路上……
【人物对话】
“给爱心一个交代”
浏阳日报:为什么会选择退还爱心款?
杨书平:当时募捐只是为了筹集手术费,现在暂时不会进行手术,一大笔爱心款放在手里,总感觉心里过不去,晚上都睡不着,一心想着把钱退回去。
浏阳日报:对于爱心人士,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杨书平:我知道的是,有些上了年纪的人根本不怎么用微信,也没有绑定银行卡。但是为了给我孩子捐款,还专门找了身边的人,用现金换成微信红包转给我。正是这些爱心人士举动感动了我,我就觉得更加不能留下这些爱心款,我觉得这些爱心款需要给更急需帮助的人。
还有一个原因,我这么做也是想给爱心人士一个交代。现在很多人看到微信众筹的就觉得是假的,我不希望有人因此而得不到帮助,也希望爱心人士一如既往地支持需要帮助的人。
来源:红网
作者:李丹 潘思荣
编辑:刘惟烜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