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湘潭雨湖区:选派“第一书记”驻基层 连心惠民促党建

来源:红网 作者:朱哲涵 李婷 张英 编辑:康晓乔 2016-11-15 10:33:05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湘潭11月15日讯(通讯员 朱哲涵 周婷 时刻新闻记者 张英)为民办实事高效落实、基层党建工作充满活力、合并村工作班子顺利运行、乡镇经济发展找到正确路径。近日,湘潭市雨湖区相关部门向时刻新闻记者透露,今年以来,为切实服务全区经济增长,化解基层色社会矛盾,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连心惠民工作,雨湖区创新工作方法,通过向基层选派优秀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的方式,充分发挥基层领导班子主观能动性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按照“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作风实、有活力”的总体标准,全区共选派了44名优秀干部,覆盖1乡2镇5街道,共计41个村、3个社区,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现全覆盖。通过担任村(社区)党支部第一书记,选派的优秀干部充分利用自身理论和技术优势,切实发挥扶班子、强队伍、谋发展、聚人心、建机制、促和谐的带头引领作用,推动基层党组织整顿建设。

  为确保“第一书记”的职责落到实处,雨湖区制定了相关工作方案,对选派干部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规范和量化。

  “第一书记”坚持指导不领导和党性原则,服从区委组织部和所在乡镇街道的双重领导和管理,主持所在基层党支部全盘工作并负第一责任。工作期间,每月驻点工作时间不得少于20个工作日。且在日常工作中做到每星期必须召开一次“两委”班子会;每半个月必须同党员谈一次心;每月必须排查一次村内矛盾纠纷;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一次村民代表会;每半年必须走访两次特困户、低保户、五保户等困难群体;随时写好民情日记。

  发展经济、富裕农民,是选派工作的中心任务。“第一书记”到任后,按照区委“因村制宜,一村一策”的要求,积极引导农民调整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12名选派干部独立完成了调研报告。

  为民办实事方面,通过走访入户,进一步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强化扶贫帮扶工作。44名“第一书记”对农村(社区)“三堆”“三乱”进行集中清扫整治,共整治环境59处。围绕改善民本民生,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87件。

  党建方面,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基层党建相关要求,加快规范村级组织制度、完善村级组织基础,建起了一批制度、严格了制度落实。

  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解决了省、市交办及自行摸排的90余个突出信访和不稳定问题,省、市交办的17个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姜畲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通过组织生活会、阶段性工作分析会、个别交心等方式,推动了村级经济运行统一步伐,加强了该村合并后临时工作班子人心凝聚力。

  雨湖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选派的优秀干部工作期间积极端正工作态度,认真学习各种涉农政策、文件和农业科学知识,加强了自身素质和基层工作水平,在服务群众工作中锻炼了自己,转变了工作作风。

  道路宽了,路灯亮了,村容更整洁了,群众矛盾纠纷少了,基层组织工作运行也稳健了,这些都为基层经济的发展铺平了道路。“第一书记”是湘潭市雨湖区既加强基层治理与发展,又锻炼党员干部的一条成功经验。相关负责人表示。

来源:红网

作者:朱哲涵 李婷 张英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6/11/15/997168.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