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宇晨 俄罗斯莫斯科报道
莫斯科不是一座城市,莫斯科是一个世界。
俄罗斯人是这样描述莫斯科的。
印象中,莫斯科就是远方的代名词。一座1147年就建城的城市,一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帝国的首都,对于我来说,只有遥远和古老。
到了莫斯科,一切都如想象中的一样,高冷扑面而来。
普希金,现在还是闪耀俄罗斯的文化之光。
地铁站里的浮雕造型,还在展现理想的共产主义世界里的生活。
莫斯科“七姐妹”(斯大林时期的七座风格相同的建筑)并不温柔,棱角分明,冷冷的。
如果说有什么意外收获,就是终于理解了“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的意境。因为生活在莫斯科城市里的居民,不论贫穷还是富裕,都会在郊外自己建一座别墅。穷人是穷人的别墅,富人是富人的别墅,可以简陋,不能没有。到了周末,大家都会到郊外的别墅拾掇拾掇,休闲度假。
莫斯科实在太宏伟,太庞大,以致于留给我们细细感受的时间,并不多。现在的莫斯科,就像一个高冷的美人,你不得不折服于她的气场。但是,你可能并不知道她高冷的背后,或许是深深的失意。
卢日尼基的荣光
体育迷都不会对卢日尼基无感。1980年奥运会,2008年欧冠联赛,2013年田径世锦赛,2018年世界杯决赛,所有跟这座体育场有关的记忆和期待,都是几近撕心裂肺的。
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卢日尼基体育场作为开幕式场地,迎来的却不是万众欢腾。因苏联在奥运会前悍然出兵阿富汗,公然违背和平的奥运宗旨,遭到了多个国家的抵制,拒绝来参加莫斯科奥运会。最终这里只有一场气氛尴尬而诡异的开幕式。
1982年的欧洲联盟杯,莫斯科斯巴达克对阵荷兰哈勒姆队,比赛临近结束,大批提前准备退场的人群突然发生拥挤和踩踏,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是足球史上令人痛彻心扉的“莫斯科惨案”。
对于足球来说,莫斯科一直是客队望而生畏的“死亡之地”。2008年,曼联和切尔西,历史上首次在两支英超球队之间进行的欧冠决赛就在卢日尼基开打,C罗嘶吼,特里悔恨,都给这座体育场留下最深刻的痕迹。
2018年,卢日尼基体育场将迎来俄罗斯足球世界杯决赛的洗礼,也将成为第四座举办过世界杯决赛及欧冠决赛的奥运会主体育场。
见证了这些,可以说卢日尼基是有那么些魔性的。站在麻雀山上,看着静静的卢日尼基,谁能够体会它的荣光?
中共六大,历史照耀当下
距离莫斯科市中心约40公里的五一村,有一座安静却很特别的建筑。也是我们此行十分重要的一站——中共六大会址。
2010年,中国领导人向俄罗斯领导人提议修复庄园。俄中双方最终达成协议,以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分部的形式,在这座建筑内开设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
2013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建馆启动仪式。
修复后的六大会址纪念馆,2016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4个月后到访此地的我们,是纪念馆开馆后,第一个到访的国内媒体团队,也是第一支湖南的团队。
在与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副馆长马先军的聊天中,有这样一个体会:湖南与中共六大,与当时党的走向,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是中共六大选举产生的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中,有8名湖南人。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毛泽东与六大。
毛泽东缺席了六大,但当选为中央委员。一个重要原因是李维汉发出了一封给中共六大代表团的信件,首次向共产国际宣传毛泽东和井冈山斗争取得显著成绩。
当时,城市中心论被证明在中国行不通,在六大上,毛泽东的“以乡村为中心”的理论被党内认可,认为是一条可行的道路。虽然没有统一为党内共识,但已经为之后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基础。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党内的地位不是靠三言两语争夺来的,而是在实践中,通过血的教训换得的。
也许,是当时的帝国,雄心壮志,不可一世,和现在的懒散闲适形成强烈的对比。
红色帝都在变,又一直没变。
来源:红网
作者:王宇晨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