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开学。陌生的环境,让新生小彭(化名)有些不知所措。此时,一名女子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并帮她将行李拎到宿舍。
女子叫“王莹”,是“武汉博文教育培训中心”(以下简称“博文”)工作人员。她向小彭及她室友小黄(化名)推荐48元的“48个英语国际音标”课程。
小彭没想到的是,这48元成了她奇葩培训之旅的开始。
潇湘晨报记者 骆一歌 长沙报道
“太傻了,交那么多钱就给我看这个?”12月20日,小彭告诉记者,她花一万多元报英语培训班,但上课只是看视频,根据视频练习口语。然而,记者了解到,这个培训班的奇葩之处,远不止这些。
第一课五分钟不到就结束
9月12日,国际音标课程上课第一天,地点在校内一教学楼内。小黄回忆,中午12时30分开始上课后,班上二三十人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还没正式上课,学校保卫处巡逻的老师就进来检查。此时,开始上课不到5分钟。
保卫处治安科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老师”未获批准就使用教室,经核查,该机构没有固定办公地点,当时也没出示相关教育资质,“跟打游击战似的,因为担心学生人数多,影响恶劣。”当天下午,博文工作人员被“请”出学校。
9月13日和14日,小黄和小彭收到退款。10月,“王莹”找到小彭,说服她参加“入门班”课程,上课地点在校内一处角落。记者咨询博文相关负责人“Tina”,她始终未明确说明上课地点,只说“多数在户外,目的是锻炼学生当众讲英语的能力。”,同时,“会按照学生的口味”选择上课地点。而推荐课程给小彭的“王莹”则表示,上课地点主要在岳麓区一栋大厦内。
开“动员会”号召拉人头
小黄回忆,从9月1日交费至9月12日正式上课,博文召集学生进行多次“动员会”。
所谓“动员会”,就是机构工作人员上台讲述自己的“成功学”,诸如“借助博文这个平台得到发展,不靠父母自己出国旅游”。接着,工作人员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进行“PK”,希望他们招更多的人进来。小黄说,学生被分组要求招人来报名,最多的一组可获奖金一百元,没招到则“考核不通过”,他们会再次游说。“反正绕来绕去,总会绕到这件事上。”小黄颇有些无奈。
进入“入门班”后,工作人员对小彭进行“车轮式”劝说,“不时地给些零食、本子,或者说些鼓励表扬的话,”小彭说。最终,小彭报了初、中、高三个等级培训班,10月16日和11月17日,她分两次签下三张“协议书”,三门课程学费共计17940元,小彭支付了“友情价”14940元。
小彭说,因为自己是学生,交不起那么多学费,博文工作人员建议她贷款,还说这里许多学生都有贷款。于是,小彭使用“分期乐”APP贷款5000元,分15期偿还,每期还390元。
“我现在还有4600元没还,”小彭说。刚开始还贷,她就萌生退款的想法,原因在于机构“令人费解”的培训内容。
上课就是看视频练习
小黄没有继续参加博文的培训,小彭的经历仍在继续。
10月28日,小彭开始“夯实基础、影视经典、原声再现”的英语培训。但她发现,上课不仅没有教材,教学内容是“泰坦尼克号经典桥段”“奥巴马演讲”等视频资料。
课堂上,“老师”要求学生学习音频的语调和发音,还让学生进行演练;每个星期会学演讲,如奥巴马演讲等。“老师”还会组织学生去公交车上演讲,偶尔会有考核,比如学生面对面站着“不许笑”,笑了则“通不过考核”。
“太傻了,交那么多钱就给我看这个?”小彭很愤怒。
12月18日,忍无可忍的小彭向博文提出要求退款。“Tina”告诉记者,自己非常不理解,“既然想要学习,为什么要退款。”并数次强调“学员满意度很高,从没出现这样的情况。”
记者在小彭与博文签订的“课程协议书”上看到,“如若甲方(小彭)由于自身原因无法参加乙方(博文)约定的培训,12个月内可申请课程转让或学费冻结。”小彭说,冻结意味着课程暂时搁浅,自己要继续还贷,转让的事她“干不出来”。
小彭说,博文请她12月21日去签订“冻结或者转让合同”,而她并不愿意,“我要求退款!”
提醒
报培训班先看是否有资质
记者查询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官网发现,“武汉博文教育培训机构”代码状态显示“*”符号,意思为该机构“被吊销或者注销;或者未核实、资料不全、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已过有效期”。而在“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官网上,也无法查询到该机构的代码,“武汉博文教育培训中心”也无显示结果。截至发稿时,“Tina”仍未出示相关资料。
一名教育界人士提醒,“遇到不知名的民办教育机构,建议先去工商部门查看组织机构代码等资料。”
来源:红网
作者:骆一歌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