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1月17日长沙讯(潇湘晨报记者 杨杰妮)前段时间,网络上流行一个段子:“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玩笑的背后,道出了实体经济的辛酸与困境。这次,“大力振兴实体经济”和“发扬企业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培育更多“百年老店”,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怎样发扬“工匠精神”来培育“百年老店”、振兴实体经济?实体经济是否将迎来大逆转?
“有一年,我们企业的生产车间对豆瓣酱进行新工艺开发,发现细菌少量超标,有人劝我说不会有事,但我还是决定把220坛价值18万元的豆瓣酱全部销毁。”省人大代表、湖南省十三村食品有限公司经理李国武说,如果说培育“工匠精神”是企业的一项大工程,那么一定要把诚信作为基石来筑牢、筑实。
“经济学上有一种理论叫‘木桶效应’,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业产品中,产品质量是由最差的那个零部件来决定的。对于企业而言,产业链上最薄弱的一环,就是制约发展的最大‘短板’。”
省政协委员、省经信委副主任陈松岭说,企业除了要关注前端的研发、设计环节,还需要向后端的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发力,用“工匠精神”来保证整个产业链的质量都在同一水准,尽快形成自己独有的比较优势,增强企业竞争力。
省政协委员、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彭奇彪说,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中车株机是轨道交通领域的一家装备制造商,如果没有追求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的工匠精神,我们的产品质量就得不到保障,品牌就会被搞砸,更谈不上什么国际竞争力。”
来源:红网
作者:杨杰妮
编辑:陈佳婕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