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先富带后富】王新法:“外来和尚”念出靠山“致富经”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王敏 长沙报道
湖南常德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是唯一一个由外省人义务驻点的扶贫村,它的脱贫离不开一个从河北千里而来的老兵——王新法。
2月23日下午,“先富带后富扶贫典型人物宣传报道”微信群,消息接连不断。王新法突发心肌梗塞不幸离世的消息让这群曾采访过他的记者十分震惊:
“他身板那么矫健,难以置信……”
“薛家村如今发生巨变,我还准备再去采访他,唉。”
不仅记者们为此感伤,受过王新法帮扶的薛家村村民更是聚集在一起,失声痛哭,整个山村笼罩在一种巨大的悲痛之中。
王新法是一名退伍军人。他从军14年,1982年从部队转业后分配在了石家庄市公安局。因为工作出色,曾被当地媒体誉为“反扒英雄”。随后,王新法被人诬陷入狱。
案件平反出狱后,王新法来到薛家村,自掏腰包,扎根深山扶贫帮困。消息传开后,昔日战友纷纷加入到他的扶贫队伍里来。目前这个“军人扶贫军团”共一百三十多人,有现役军人、退伍军人,也有军人家属。
4年时间里,王新法和他的团队带领村民拓宽村道10多公里,架设桥梁6座,劈山炸石修建山道5公里,还把村通组道路修到了30多户村民的家门口。尤其是带领乡亲们开发的生态茶园,使全村的人平收入突破了6000元。每当想起这些,薛家村的百姓无不追思这位舍家帮困的好“名誉村长”。
曾担任过该村村支书的曾德平说:“刚开始我确实不太喜欢他,觉得他太霸蛮了,后来我成了他的铁杆粉丝,他号召的每一件事,我都带头行动。”
去年7月,媒体去薛家村采访时,村民王承梅问他:“您会一直留在薛家村吗?我们不想让您走。”王新法回答:“我来薛家村已经3年了,刚开始,语言不通,环境不适应,老百姓也不理解我,现在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将来我也会留在这里。”
然而,最终,王新法还是离开了。只是,村民们没有想到,会是以这样一种方式。
记者手记
薛家村中央的六塔山上有一个“山河圆”烈士陵园,这是王新法来薛家村后做的第一个项目。
去年的7月20日,王新法顶着烈日在这里接受了我们一众记者的采访。
村民们老担心王新法会走,怕他受不了扶贫的苦与累,怕他思恋自己的家乡,我们代替村民表达了心声。
“我在村里有一个家,百年之后,还请乡亲们多关照,在六塔山再安一个永久的家!”王新法的这番风趣话,伴随着盛夏知了的鸣叫声,飘散在薛家村的上空。
一语成谶,王新法永远留在了薛家村。
王新法前额宽阔,眼神炯炯,消瘦脸庞,黝黑皮肤,一身军装,看上去格外精神。
他会在接受采访前敬个军礼,办起事来脚下生风,雷厉风行。他告诉记者,“我不讲大话,不讲空话,是想尽己所能,与民共富。在一个新天地里,拿出一个共和国军人的信仰、勇气和忠诚,去改变一些人和事的面貌。”
他说,军人的忠诚就是忠诚国家,忠诚人民。
他有整体、长久的规划、设想。从2013年到2024年,他做了四个三年计划,分别是:全面发展,摆脱贫困;稳定发展,小康生活;加大积累,富民强村;回报祖国,感恩社会。
他的这些计划写在了他随身带着的,近乎泛黄的小本子上。
犹记得采访结束后,记者们纷纷跟他说,有好消息记得通知我们,我们肯定要再来报道的。王新法笑得一脸褶皱,连道欢迎欢迎。
无限遗憾。
来源:红网
作者:王敏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