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新邵县站4月14日讯(分站记者 隆清泉 通讯员 陈刚美)四月,草长莺飞。走进新邵县白水洞国家风景名胜区的“前花园”白水洞村,不禁让人留连忘返:整洁的旅游大道、漂亮的法制长廊、大气恢弘的月亮湖生态园、熠熠生辉的光伏电站组件……短短一年的时间,严勇和他的扶贫战友们在这一方山乡播洒真情,丹青妙手绘就了白水洞村的美好图景。
白面书生变成“乡里人”
2016年5月,严勇受省司法厅的安排,到新邵县严塘镇白水洞村(并村前的曾家村)扶贫。当时接待他的村支书曾庆武见他架着眼镜、谈吐斯文,心里嘀咕:这城里来的书生,只怕呷不消山里的累活。当天,这位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教师就挨家挨户上门和群众拉家常,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不到一个星期就消除了群众的“陌生感”,和干部群众打成了一片。
一句问侯、一份爱心,拉近了感情。该村七组村民曾建喜,72岁的老母亲双目失明,爱人患喉癌,三间旧平房因无钱修缮,门窗都未安,刮风下雨堂屋成了水塘。严勇和扶贫队长周爱梧商量后,得到了省律师协会的支持,为他家送去两万元慰问金,帮助安好门窗、安排看病,曾建喜双眼噙满泪水,感激不尽。
敢打冲锋、吃苦耐劳,更让乡亲们打心眼里接受了他。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他多次到山地现场勘查,在泥泞田埂上穿越,在茅草刺窠里爬行。在白水洞村300多个日子里,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山野坡上,林间溪里,施工现场,风里雨里,到处都有他留下的足迹。
深入实际,扑下身子,既是他的工作常态,更是他的工作方法。褪去了城里人的悠闲、自在和安逸,有的是山里人的果敢、坚毅与顽强。他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宗旨、彰显了山里人的纯朴。群众都说:“别看严老师是个城里人,实际他很接地气,是个地道的乡里汉!”
为造血配好“血型”
白水洞村由白水、曾家等6个村合并而成,辖58个村民小组1562户5386人,距县城7公里、市区15公里,属邵阳市东部城市群半小时经济圈。村前有二广、衡邵等高速公路,后靠白水洞国家风景名胜区,交通便利、位置优越、山青水秀。
严勇就意识到,白水洞村要想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明确方向首当其冲。他盘算着,本轮扶贫只有两年时间,眼下白水洞村却还没有长远、准确的定位,使得相关脱贫项目待字闺中。为此,他多次主持召开了村支两委扩大会议,求计问策,破解难题;他也时常陷入思考,为什么不立足本村资源禀赋,发挥自然条件优势,靠山吃山呢?基于对村情民意的深入调查,一个全新的设想在他的脑海里酝酿并一步步清晰成熟:契合全域旅游,全面流转土地,走生态扶贫的发展道路!很快他响亮地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脱贫金山”的发展理念,构建了月亮湖生态扶贫的设想。
为让这一理念落地生根,他秉承“专业之事专家来做”的高品质、严要求,聘请湖南农大乡村生态产业扶贫规划项目组进行规划编制。项目组在实地勘察、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坚持“因地制宜、保护优先、分区规划、适度开发”原则,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生态产业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有机结合起来,设计构想“一心”(月亮湖)、“两带”(两条水系)、“三核”(森林生态公园、婚庆公园、风情商业街)“四轴”(贯穿该村的景观廊道、车行道、健身道和自然廊道)和生态景观、特色休闲等六大产业分区,为推进生态扶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月亮湖生态项目设想一经提出,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牵涉到土地流转,利益分配,有些贫困户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等靠要”小农思想抬头,不愿意配合,也不愿意参与。严勇决定从建立利益连接机制入手,着手激化群众的内生动力。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股份制”的流转模式,打破土地原有的“地理位置”和“田埂界限”等传统认识,将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按合适的比例入股合作社,将农户承包经营的“土地面积”转化成合作社“股份数量”,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制改革,让“村民”变为“股民”,“农民”变为“工人”。
打通关节,心里亮堂。身份的转变,利益的保障,一下子解开了农民心中的症结。严勇和工作队趁热打铁、动员群众。一方面成立土地流转工作小组,深入群众,将项目规划实施的知情权还给群众,并把政策说细说透,把帐算清算明,让大家既算好“得实惠”的小帐,又明白“攻坚战”这盘大棋;一方面聘请律师、专家,致力开展生态扶贫、土地流转、法律事务等专题讲座,有的放矢答疑解惑。他还组织党员组长和村民代表到长沙等周边乡村生态扶贫项目基地考察学习,领会政策、借鉴经验。
真情为民,春风化雨。原本矛盾最集中的土地流转,五个月就全部流转到位,共流转土地280多亩,签订协议210份。“原来担心月亮湖项目喊口号、玩虚的,我是极力阻拦,严老师那天苦口婆心找我谈了整整一个下午,让我深受感动”,村民曾小兵动情地说:“今年正月我受伤住院,严老师初八就到医院看我,我当时流泪了,严老师土地丈量下雨路滑,走路比我还快,他图什么?他是一心一意为了我们大家啊!”
燃烧自己点亮“致富路”
说起自己的搭档,扶贫队长、省律师协会秘书长周爱梧赞不绝口:“严勇同志带着真情扶贫,赢得了老百姓的爱戴。他以'拼命三郎'的劲头全力以赴脱贫攻坚事业,以实际行动见证了使命和光荣!”
一年来,严勇和其他扶贫队员们在省司法厅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努力整合人才、信息、技术、资金,累计为白水洞村整合各类扶贫资金910万元,共启动11个项目,完成了8个项目。遵循生态扶贫的总体规划,坚持基础先行、产业引领,全面完成脱贫任务,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光伏电站是严勇到白水洞村以来实施的又一个产业扶贫项目。他利用自己电子与通信工程的专业知识,先后三次到邵东和相关企业实地考察,每次考察他都要带上测量万用电表,深入光伏实地,反复测算发电量,通过数据比对,科学论证,选定品牌,设计方案,获得了领导的大力支持。去年10月,新邵县第一座村级集体50KW光伏电站在该村率先竣工,比原计划提前二个月并网发电,实现村集体经济每年创收6万元。
为降低项目成本,他坚持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购买施工物资,他实行“网上咨询、电话询价、现场考察质量、货比三家综合比对”的方式确定。今年3月,月亮湖管线项目共购买碳素玻纹管5000米,他通过反复询价,获得了特惠价格,仅此一项就节省4万多元。
为节省各项开支,他开源节流,从不乱花钱。村里要实地勘察,他自己花高价购买无人照相飞机;工作队要出差跑项目,他开来自己的私家车;村里要编制项目、打印资料,他发挥专业优势,自编自印。近一年来,众多项目的设计、预算、招标、实施、结算资料,都由他一手完成,光这些办公费用就为村里节省两万多元,并且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他奉行公开招标、公正邀标,强化监督管理,实行阳光扶贫,确保了扶贫效益的最大化。
由于扶贫任务太重,他根本无法顾及家人和自身健康。去年12月的一天,严勇的父亲突发心急梗塞,生命垂危。他因迎接脱贫验收工作无法脱身,只好让妻子拨打120护送父亲到医院抢救。验收工作完成后他匆忙赶赴医院看望父亲,但第二天就又心急如焚地回到了村里。妻子充分体谅丈夫的处境,主动承担起护理老人的重任。
去年10月,严勇的肩周炎发作疼痛难忍,他独自跑到邵阳正骨医院做了个穿刺,手术后贴了个创口贴就回到了村里。今年春节前,为保证开春后河道改造二标段的顺利实施,他硬是编制好项目预算后除夕才赶回家。春节期间,他心理一直惦记着园区的果树、湖里的鱼苗,正月初六就跑到怀化考察项目去了。
在村部大楼简单的住房内,时常深夜还亮着一盏灯,那里总有严勇不倦的身影,来白水洞不到一年,他竟消瘦了10斤。村里退休教师曾凡洋动情地说:“每天深夜12点多,总有一盏灯还在亮着,那是严老师的指路明灯,他用真情点亮了我们的脱贫致富路。”
来源:红网
作者:隆清泉 陈刚美
编辑:曾小颖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