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晚,首届湖南文创设计大赛颁奖现场,主持人正在采访13岁的宁子岳, 他发明了多功能沙滩物品储存器。图/记者谢长贵
红网长沙4月16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徐海瑞 通讯员 熊星)湖南通道、贵州黎平和广西三江所产的侗锦较为驰名,这三地的侗锦做工精细,采用对比强烈的色泽,配上绚丽多姿的各种图案,具有浓艳粗犷的艺术风格。
4月15日晚,古老的侗锦在长沙音乐厅焕发生机——通过文创专家的创新设计,“梭说侗锦亚麻系列作品”荣获首届湖南文创设计大赛金奖,其创作团队也获得了高达30万元的奖金。
据设计团队成员杨苗介绍,梭说侗锦亚麻系列以原木棕色和蓝色作为基础色,拼接多种色块,又采集传统侗族纹样重新排列组合,收敛彩锦的锋芒毕露,放大素锦的朴素大方,使之更符合现代美学理念。
“亚麻材质近似人的皮肤,有保护肌体、调节温度的天然特性,透气性、吸湿性、清爽性俱佳,又具有生动的凹凸纹理,有一种微妙有趣的材质美感。”在作品的设计者看来,心灵手巧的侗族妇女们于丝丝纺线之间回凌穿行,一经一纬,诉说现代简约的美学理念与传统侗锦手工艺的融合与传承。
本次入围总决赛的共有20件作品,它们均从四千多个作品中评选出来。大赛终审评委会的专家阵容堪称“豪华”。评审团主席由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何人可担任,评审团成员包括:日本千叶大学教授渡边慎二,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吴海燕,云南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森文,台湾实践大学教授、设计学院院长丑宛茹,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罗仕鉴,故宫博物院经营管理处处长杨晓波。
在昨晚进行的颁奖晚会上,金奖、银奖、铜奖及网络人气奖、优秀组织奖等获奖名单一一揭晓。值得一提的是,获奖作品多选用纸、竹、草、麻、陶瓷等环保材料,侗族织锦、苗绣、土家织锦、益阳竹编、扎染、湘绣等湖湘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手工技艺则有机融入作品之中。
背后故事
一曲山歌带来斗笠灯创作灵感
本报长沙讯此次大赛的铜奖作品《湖湘笠灯》,主创是一名清秀时尚的美女设计师——湖南农大环境设计系老师郭春蓉。这件作品的诞生,是个人业余爱好的产物。
2009年,郭春蓉在怀化中方县的一个小村子里考察时,耳边突然传来一阵歌声,“斗笠自古出中方,雨雪阴晴它来挡,曾经一度为贡品,有缘遇见乾隆皇”。这首山歌牢牢地吸引了她。回长沙后,她尝试用中方斗笠的主要材料——竹丝和粽叶这种传统元素与现代设计结合,编织成了一个花器。2010年,考虑到能让作品更富现代感,也更方便物流运输,她选用好收纳好运输的蜂窝纸芯作为创作材料。为了让光影效果更突出,她将这一设计改成了一盏斗笠灯。记者徐海瑞通讯员熊星
新闻链接
首届文创高峰论坛开幕
本报长沙讯 4月15日上午,“创·造·生活——湖南首届文创高峰论坛”在长沙音乐厅举行。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文创专家和学者齐聚,共同献策湖南文创发展。
本次论坛是“创·造·生活——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系列活动之一,由湖南省文化厅、湖南日报报业集团主办,华声在线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承办,论坛以“创·造·生活”为主题,旨在探讨湖南文创发展的未来之路,打造湖南文创产业的“风向标”。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企业发展处处长马力,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刘延宁,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分别带来了题为《让文化资源活起来——推进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传媒为王,文创永恒》、《湖南省文化创意产业核心竞争力思考》的演讲。
主旨演讲结束后,在首届湖南文化创意设计大赛评审主席、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院长何人可主持下,湖南省委宣传部原副部长、湖南商学院文学院院长郑佳明,猪八戒网常务副总裁刘勇利,台湾实践大学教授、台湾知名设计师、文创专家丑宛茹,台湾崇右技术学院设计学群长兼创意产品设计系系主任吴俊延四位专家各抒己见,展开了精彩的观点交锋。记者徐海瑞 通讯员 熊星
观点
开发适应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企业发展处处长马力认为,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已贯穿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呈现出多项交互融合态势。在文创发展的进程中,塑造制造业新优势、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升旅游发展文化内涵、挖掘特色农业发展潜力、拓展体育产业发展空间,是文创的重点任务和方向。
文化文物单位加强文化资源的梳理和共享,挖掘文化资源的价值内涵和文化元素,运用多种形式和手段开发艺术性与实用性有机统一,适应现代生活需求的文创产品,是文创产品成为传承悠久灿烂文化中华文明的生动载体。目前,高新科技在文创产品开发中广泛应用,开辟了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新领域。比如故宫博物院等单位都在积极开发数字文化产品。
找到文化产业与公共服务结合点
中国传媒大学经管学部部长兼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文化部文化产业专家委员会主任范周认为,湖南文创产业发展位于国内第一集团,然而也面临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他提出加快湖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他建议,第一,提升发展规划。第二,做好融合发展。第三,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首届湖南文创设计大赛为例,大赛在赛制上不仅注重参赛作品的设计,还特别注重产品的成果转化和可复制性,利用基于互联网的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数字创意的表现手段,进行产品批量定制,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设计、生产和运营模式。这是对传统文创设计领域的一次新的提升,是湖湘儿女“敢为天下先”思想的行动表现。第四,找到文化产业与公共文化服务的结合点。
设计时换位思考很重要
台湾知名设计师、文创专家丑宛茹表示,设计要作为文化思想的传递媒介,设计者要掌控文化的内涵意义,学习利用适当的载体,呈现文化的外在体现,让用户产生共鸣。
她认为,青年学子得有更开阔的眼界,融入现代生活情境,在研究文化之外,还要关切生活,连接两者,才能通过适当的设计形式,描述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唯有通过不断的操练,才能实现。
她介绍,台湾实践大学的学生经常参加湖南大学的“芙蓉杯”比赛,还拿到过金奖。“我想这是他们的切入角度和生活在当地的设计者不一样。这就是设计之中换位思考的重要性。”
来源:红网
作者:徐海瑞
编辑:夏君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