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益阳5月8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张珍 通讯员 黄勇)5月7日17时7分,随着一声闷响,下塞湖矮围湖南沅江境内节制闸成功引爆,标志着洞庭湖内面积最大、跨域最广的矮围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近年来,一些企业和个人在洞庭湖的洲滩、湿地上开挖矮围,进行圈湖捕捞、水产养殖,破坏了渔业资源、湿地生态功能。拆除洞庭湖非法矮围网围是省委、省政府部署实施的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五大专项行动之一,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圈建设的重点工程。
下塞湖矮围成因复杂,持续时间较长,原属芦苇等水待运堆场。下塞湖矮围于2000年开始建设,至2013年建成跨沅江、湘阴、汨罗三地,占地3万亩、堤身总长2.1万米、节制闸3处的大型矮围。其中沅江境内堤长1万米,特别是该处节制闸高16米、长70米,耗资近400万元,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仅耗费钢筋就达200吨,一般拆除手段无法实现功能性摧毁。
2016年3月以来,沅江市委、市政府强力推进水环境治理五大专项行动,打出“乡镇主职包干、强大舆论攻心、突破重点大户、副市长带队依法强拆、纪委督查追责”系列“组合拳”,坚决打赢拆围攻坚战。2016年底,辖区内拆除全部72处矮围网围,功能性摧毁16.78万亩,拆除泥堤6.5万米、钢丝尼龙网片32.3万米、钢木立柱16万根、闸口91座,提前1年完成省里布置的任务。
为攻克下塞湖矮围这一“最后的堡垒”,益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临下塞湖现场办公、督促整改,明确要求沅江市务必在5月9日前彻底拆除下塞湖矮围节制闸。7日上午,现场设置炮眼570个,安放炸药600公斤、雷管1200根,各项准备工作就绪。17时7分,闸身主体成功实施引爆,达到了原有结构不可恢复的目的。沅江市将继续推进“闸面建筑拆除、现场清理”等后续工程,确保两天内全部完成拆除任务。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黄勇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