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绥宁:村级卫生室规范化让农村群众看病不再难

来源:红网 作者:向云峰 编辑:杨滋 2017-05-18 15:59:47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邵阳站5月18日讯(通讯员 向云峰)“听说全县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即将铺开,村卫生室条件将得到大改善。今后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5月18日,湖南省绥宁长铺子苗族侗族乡田心村卫生室村医苏容谈到卫生室的发展前景,一脸灿烂。

  四年前,田心村村级活动中心建成。苏容负责的村卫生室也从家里搬到了村级活动中心。虽然村卫生室面积只有20来个平方米,但也添置了雾化器、紫外线消毒等医疗设备,配置了电脑,群众看病、结算都比以往更方便了。而在今年的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中,该村卫生室也将扩建,实现质的飞跃。

  据绥宁县卫计局初步统计,遂宁县目前还有24个既没有乡村医生又没有设置村卫生室的“空白村”,部分群众看病就医极为不便;绥宁县有近80%的乡村医生在家看病,卫生条件不符合医疗环境要求;大多数乡村医生看病仅凭听诊器、血压计和体温表“老三件”,诊疗不规范,医疗安全隐患大等。改善基层群众就医条件、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迫在眉睫。

  村级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的网底。加强村级卫生室建设,对于满足基层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绥宁县启动了“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大会战”,将努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全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难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按照“一村一室”原则,绥宁县今年初步确定新建和改扩建216个村卫生室。建设标准为:规范选址原则,按照“人口集中,位置适中,靠近院落,方便群众,不占农田”的原则科学选址;规范建筑面积,按照“足够实用”原则,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规范建筑类型,主要采取砖混建筑结构,民族地区的旅游景区可根据实际采取木制结构;规范设计设置,建筑风格一致,外观统一,内部结构按照全市村卫生室建设方案要求,分别设置诊断室、治疗(处置)室、药房、留观室、信息资料室、工作人员休息室、妇检室、公卫和计生服务室、无菌室、候诊厅及洗手间共11室,布局符合感染管理和诊疗流程要求;规范设备配备,按照村卫生室设备配备要求,对每个行政村卫生室进行设备标配。

  村卫生室建设模式分为两种:一是新建模式。新建的行政村卫生室和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建设。二是改扩建模式。对有村级活动场所且空余面积≥120平方米的行政村,利用现有村级活动场所进行村卫生室改建。按补足使用面积的原则,对现有村级活动场所空余面积﹤120平方米的行政村村卫生室进行扩建。改扩建村卫生室项目由各乡镇人民政府分别组织实施,采取“五统一”(即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组织施工、统一验收实施)建设模式。

  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县、乡卫生部门将加强对村医的培养和管理,至2020年,每年选送培养培训乡村医生60名。规范村卫生室使用和管理,上调城乡居民医疗保险门诊报销比例,引导农村居民小病在村卫生室治疗,防止小病大治,充分发挥好村卫生室在公共医疗方面不可替代的基础和支撑作用。

来源:红网

作者:向云峰

编辑:杨滋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5/18/94350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