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省委党校学员钟进:传承优良家风 从我做起

来源:红网 作者:钟进 编辑:李晓玲 2017-06-22 14:04:22
时刻新闻
—分享—

  湖南省委党校第52期中青班学员 钟进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良好的家庭风气能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风气好,党风政风就有希望。家风、家教体现的是家庭的道德操守,家庭成员的修养。良好的家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内容。通过家风、家教模块形式多样的教学,更深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家风、家教,更深认识家风、家教的重要性。老一辈革命家的家风、家教总结起来有四个特点:

  一是注重思想的引导

  革命先辈对亲人十分注重革命先进思想的指引。刘少奇、王光美给女儿十四岁生日的信中鼓励她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毛泽东给刘思齐的信中勉励她为共产主义事业努力奋斗……他们将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亲人,让他们有正确的人生追求。

  二是注重行动的指导

  革命先辈十分注重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毛主席艰苦朴素,一件睡衣几十个补丁;勤奋善思,终身与书为伴,不可一日不读书,撰写无数著作诗词;热爱运动,兴趣高雅,总是以人格魅力感染后代,影响家人。

  三是注重精神的传导

  革命先辈将艰苦朴素、大公无私、清廉奉献作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传给后人。帅孟奇收养无数烈士遗孤,将博爱的情怀撒向幼小的心灵,给予温暖;毛主席派儿子上抗美援朝战场,为民族的正义,舍小家为大家,用伟大的精神力量震撼心灵,诠释人生价值。

  四是注重亲情的疏导

  革命先辈亦是凡人,对亲人满是浓浓的爱意,尽是淳淳的善诱。每封家书,字里行间都是爱。对爱人是体贴、关怀,是志同道合的引领;对儿女是关心、鼓舞,是探讨人生道路的牵挂。毛岸英从苏联回国,毛主席与儿子彻夜长谈,倾注父亲满满的关爱,在深情厚意中,感染了家人,传递了温暖。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干部家庭,从小家教严格,父母不仅严要求,而且有许多优秀品质影响我、感染我。母亲勤俭持家,在艰苦的岁月教会儿女节俭、节约、不浪费;母亲爱岗敬业、工作勤恳、认真负责,经常评为先进劳模、“三八”红旗手;母亲乐于助人,热心帮忙他人,不计得失回报;父母清正廉洁、公私分明,不用手中权力谋取私利……在良好的家风熏陶下,我积极向上,逐步成为一名处级领导干部。当下,习总书记强调家风、家教的重要性。如何传承好良好的家风,我想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首先要正“三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是要崇尚高尚的道德情操,自觉遵守社会公道、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二是要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思想进步,明辨是非;行动向前,为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贡献力量而勤奋学习工作。三是保持平凡平常的人生心态。淡泊名利,不贪“名”,不逐“利”,正确对待荣誉、得失,以平常心对待生活和工作,担当好人民赋予的责任和权利。

  其次要言传身教。家风重在熏陶影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言行一致,作表率。多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用内在气质感染人;尊老爱幼,用孝心爱心感化人;勤于工作、节俭持家,用勤劳朴素带动人;热爱生活,不妥协、不气馁,用坚强的意志影响人……

  再次要以情感人,情理结合。注意与家人的沟通,倾注关心关爱,疏通情绪,化解矛盾。原则问题不退让不忍让,不容许亲属干涉插手工作,不容许亲属利用职权影响力谋利益。只有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获得家属的支持。

  好家风是一剂良方,它能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它能淳化社会风气,带动党风廉、政风清。学习、传承优良的家风,从严治家,从我做起!

来源:红网

作者:钟进

编辑:李晓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6/22/931849.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