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举行央企对接系列活动 许达哲、郝鹏、傅自应等出席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刘玉先 摄影 杨杨 北京报道
省长带队,北上进京,最终签下969.7亿元的大单。6月21日至22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落实‘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精神湖南与央企合作对接会”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
活动采取“1+4”的方式进行,在举行对接会的同时安排了央企入湘对接会暨长沙投资恳谈会、湖南省PPP示范项目推介会、国际产能合作洽谈会、央企入湘对接暨衡阳市投资推介会等4场专题活动。
活动中,湖南省政府共对外发布项目319个,向众多央企、金融机构以及柬埔寨、白俄罗斯、罗马尼亚等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出开放合作的信号。
规格高:省长带超强阵容与会,10国驻华使节出席
6月22日下午三点半,湖南与央企合作对接会正式开始。
对接会阵容“超强”: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许达哲,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书记郝鹏,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傅自应,中央纪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组组长郭开朗,财政部副部长史耀斌,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张剑飞等领导出席。
同时,省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商务厅、国资委等相关部门“一把手”,长沙市、衡阳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张家界市、益阳市、永州市、湘西自治州等市州主要负责人均出席对接会。
现场,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中车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诸多央企大佬也悉数到场。另外,柬埔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南非等10国驻华使节均前来参会。由于参会人数爆满,不少参会者席地而坐。
致辞中,许达哲介绍,从茶马古道上的安化黑茶,到“黑石号”上的长沙铜官窑瓷器,湖南早在千年之前就与“一带一路”结下不解之缘。我们坚信,“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必将托起沿线各国人民的希望与梦想,也必将为包括湖南在内的中国各省份带来新的战略机遇。
当前,湖南正全面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就是要放大“一带一部”区位优势,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更高质量效益的发展。中央企业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力量。许达哲希望广大央企更广泛地参与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实施,与我们携手创新合作方式、推动抱团出海、突出重点领域,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促进优势产能和企业、产品和劳务“走出去”。
活动期间,许达哲还率团前往商务部、国开行、中铁建、中能建等国家部委、金融机构和央企,围绕完善对接机制、务实推进合作等进行了深入交流,他希望以此次活动为新起点,筑巢引凤、广泛借力,促进更多优质资源集聚湖南这片开放热土,共同谱写开放发展的新篇章。
成果多:达成41个合作意向,签约金额969.7亿元
对接会上,湖南省政府重点围绕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矿产、现代农业等产业进行对接,通过对接会筹备期间的深入对接,最终达成41个合作意向,现场签约金额969.7亿元。
这些合作意向包括:乌克兰季利古尔500MW风电项目融资协议、伊朗KMID/SKS公司500万吨球团厂建设项目融资协议、ROSE海外并购项目、利比里亚钢铁水泥厂投资项目、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加里曼丹省新建日产30万桶炼油厂项目、老挝炫烨生态农业产业园项目、缅甸农业开发战略合作协议、伊朗阿巴斯港-克尔曼高速公路、哈萨克斯坦水电站开发建设及水轮发电机制造等等。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中车在株洲地区数家子公司快速、稳健的发展,不仅在当地建立了具有辐射效应的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集群,而且是中车‘走出去’最为活跃、最为强大的力量之一。”会上,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徐宗祥表示,中车将加强与湖南省有关企业、院校的技术和资本合作,努力形成新的优势产业,探索央企湘企“强强联合”的可能性,共同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群,共同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
除了中国中车集团,会上,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深入与湖南的合作进行了发言。
来源:红网
作者:刘玉先
编辑:李晓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