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现场。
煤矿工人。
红网攸县分站8月18日讯(分站记者 刘建飞)湖南省攸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但煤矿“小而散”的问题,制约着煤炭产业向更高的台阶迈进,近日,记者采访了攸县煤炭产业服务中心主任苏爱军。
攸县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主要集中分布在黄丰桥镇、鸾山镇等4个产煤乡镇,含煤面积约173.6平方公里,现探明可采地质储量4.7亿吨。目前,攸县保留矿井46家,生产能力达到每年9万吨及以上的煤矿32家,其余14家生产能力为每年6万吨。
如何破解这道难题,苏爱军介绍,目前,攸县煤矿主要存在规模小,管理粗放,开采条件较差等问题,具体表现是安全隐患较多,通风系统不完善,安全投入不到位,开采方式不正规,专职技术人员严重不足。
目前9万吨及以下煤矿今明两年面临关闭,6万吨矿井仍然实行不受理、不审批、不验收“三不”政策。面对当前攸县煤矿现状与国家现行产业政策要求,攸县已着手推进煤矿“四化”建设谋求煤炭产业新发展。
苏爱军说:“为努力实现县委、县政府提出“产业突围、转型突破”重大战略部署,各煤矿务必朝“四化”建设进军。”
“四化”即正规化、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通过正规布局,正规开采和正规循环作业,逐步改变攸县煤矿点多面广、分块承包、生产系统不完善的落后状况,全力改善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强化安全基础管理,力争实现规模化。
苏爱军说:“按照县委、政府关于煤炭产业“关停并转、扶优扶强”总体思路,合理规划一批15万吨、21万吨和30万吨矿井;促进引导现代化,提升企业文化,强化制度管理,引进先进技术,全面提高实际控股人、矿长和员工素质,确保煤炭产业安全、高效、稳定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刘建飞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