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周末慢读丨被嘲笑的不是保温杯和中年 是人人都有的“小确丧”

来源:红网 作者:许敏 编辑:洪创 2017-08-26 19:53:21
时刻新闻
—分享—

最近,黑豹乐队鼓手赵明义的保温杯火了,连同一起火的,还有刺痛亿万网友脆弱心灵的“中年危机”。

  正在经历“危机”的60后、70后自然首当其冲,借怀旧昔日偶像的契机,顺便调侃了一把“还没实现财务自由”的中年人生。和“中年危机”没有半毛钱关系的80后、90后,也以一副“未老先衰”的姿势,高呼“不管你当年如何叱咤风云,最后都会变成一个手拿保温杯的中年人”。这话听起来有点嘲讽,细想又有点悲伤,无奈,甚至是绝望。于是,媒体忍不住大惊,曾经被称作是“早晨八九点钟太阳”的青年人,如今怎么变得如此这般“暮气沉沉”?

  其实,那只男女通杀、老少皆宜的保温杯不过是个引子,它引爆的是网络世界里暗流涌动的“丧文化”。

  丧文化的前世是“小确幸”

  没人能清晰定义什么是“丧文化”,只知道它是当前很流行的网络亚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来“刨一刨坟”。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电脑逐渐走进千家万户,与之一起进入平常百姓家的还有各种搞笑的网络文化。那个年代,学生们白天读着《意林》《读者》等积极向上、能量满满的杂志;晚上回到家,便一头栽进网络世界,创造、拼接或者搬运各种网络流行语。“听君一席话、自挂东南枝”等传统古诗词被无缝衔接,读起来“笑果”却出其不意,一时间成为网络亚文化的“代表作”。

  紧接着,社交网络发展得如火如荼,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也让人们能“随时随地分享新鲜事”。微博最火的那几年,关于“普通青年”“文艺青年”“高富帅”“矮矬穷”的讨论引爆网络狂欢。人们开始不再端着,而是放低姿态、调侃人生。原本走“小清新”路线的女子开始以“吃货”“女汉子”自居,“学霸”人设为了能融入网络集体也开始自称“学渣”……《XX男士》《万万没想到》等网剧通过戏虐“矮矬穷”和“白富美”之间人生落差,在网络火得一塌糊涂。此时,正是“丧文化1.0版本”。

  “丧文化”的“进阶版本”是“小确幸文化”。常年陪跑诺贝尔文学家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一句“微小而确定的幸福”让读着“心灵鸡汤”长大的孩子们找到了灵魂归宿。饱受“成功学”的洗礼的他们,长大后发现,成功不再是以万贯家私为标准。当然,最主要也是因为求而不得,于是他们退而求其次,把人生的意义回归到日常微小的幸福。一曲《小幸运》跨越台湾海峡,火遍大陆56个民族。大家一边唱着“小幸运”,一边回忆校园里那5分钱一包的酸梅粉、5毛钱一张的卡通画片,对比竞争激烈的现实世界,仿佛觉得小时候才是无忧无虑、与世无争的天堂。

视频截图

  伴随着各种“回忆杀”,葛先生几十年前的那个身形慵懒、眼神放空的“葛优躺”突然受到追捧,并在“小确幸文化”之后生出一节“小确丧文化”,此时是“丧文化3.0版本”。紧接着,悲伤蛙、马男杰波克等“丧气十足”的漫画人物开始走红,“一事无成奶绿、碌碌无为红茶”等“丧茶”文化趁胜追击,日剧《不求上进的玉子》塑造了一个改变“无济于事”、挫败“无处不在”、成功“无人问津”、状态“无精打采”的普通人,却意外引发网友共鸣。此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把“丧”当成人生标签,把“今天不开心没关系,反正明天也不会好过”设为个性签名,把“不想设置六位数的银行密码去保护个位数的存款”当成残酷人生的一次玩笑。

  网络世界,“丧文化”背后的时代背景

  “丧文化”如此流行,自然离不开特定的时代大背景。

  成长于改革开放东风下的80、90一代,年少之时,正是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父辈经历了物质匮乏的岁月,因此本着“不让小孩受苦”的原则,自然把孩子们保护在“温室”里。然而,等他们长大的时候,全球经济开始放缓。20多岁的年轻人,刚踏出校园,就面临工作难找、学历贬值的窘况,刚开始工作就遇到退休延迟的政策,刚一发工资却发现房价又上涨了,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才发现爱情难觅、小孩难养、升职无望……成长在“蜜缸”的一代,长大后才明白人生如此不易。

招聘会现场。图/CFP

  另一方面,互联网提供了表达的空间。在“人人手握麦克风、你我皆有话语权”的网络世界,年轻一代比起上一辈能更主动、更积极、更勇敢地表达自我。他们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而是愿意接受现实、承认平庸、认可平凡。在他们眼里,人生何必一定要爬到山顶?如果半山腰就些许美景,与其爬到顶峰、承受那么多风险,还不如躺在半山腰,过着颓废的人生。

  这种“丧丧的自己”,何尝不是年青一代在才华赶不上野心时的自嘲,更是对残酷世界的温柔反抗。他们当然知道什么是优秀,什么是卓越,什么是伟大,可当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时,干脆放低自己的姿态,以此化解周遭压力和自我尴尬。他们的态度是,“我都承认自己一无是处了,为何你还要对我的人生指手画脚”?久而久之,大家都发现,这一招很好,因为承认了最低点,剩下就只有往上的空间了。

  极小的“小确丧”,映射更大的幸福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你在“丧”的时候,“90后美女博导”横空出世,90后进入福布斯富豪榜、90后博士副县长等新闻频频刷屏……年纪轻轻的他们,早已走上了人生巅峰,而你却还在格子间,盯着屏幕、敲着键盘完成当日任务、当月业绩,面对上班下班加班、周而复始的生活,盘算着房子车子孩子票子的资金分配。真是“丧”不可及!

  于是,耳边又飘来那句话名言,“你不去努力一下,怎么知道什么叫绝望”。

  很丧,很担忧,对吗?

  其实,大可不必上纲上线。正如前文所述,“小确丧”脱胎于“小确幸”,大家都很清楚,以“小而确定的幸福”作为人生底色,除却那些细小的“丧”,剩下的全是满满的幸福。

图/CFP

  所以,当小年轻感慨“身体被掏空”时,他们庆幸,至少没有生活在贫困的犄角旮旯,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当宝妈奶爸对比着“生孩子前随便浪,生孩子后像打仗”时,他们也会感恩,至少没有活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经历着妻离子散的人生;当大家调侃“年终奖不要给小偷看,否则余额会被笑话”时,大家心里很明白,生活再苦,至少还有一份可经营的工作,以及心中那个未曾放弃的理想。

  所以,当年轻网友们嘲笑“拿保温杯的中年男人”时,乍一听,他们似乎在嘲笑人生的无奈、岁月的无情,仔细一听,发现他们其实想说的是,嘿,能喝上枸杞茶、做爱做的事的中年时光,似乎也还不赖!

  时刻新闻出品 文丨许敏

来源:红网

作者:许敏

编辑:洪创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08/26/90992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