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委党校第53期中青班开展“驻村入户体察民情”体验式培训。
学员在农村开展劳动。
“驻村入户”交流会现场。
红网时刻10月20日讯(记者 张珍 见习记者 王微)“我带着‘初心’去,也收获了很多‘初心’。 初心如一,方得始终。”10月19日下午,在湖南省委党校教学楼6楼会议室,第53期中青班学员分享“驻村入户”的点点滴滴,畅谈这次体验式培训活动的所思所悟。
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机关党委书记张思京,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副巡视员伍晓华,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学员党委、学员部负责人以及带队老师出席。
5天4晚,触及灵魂 明了心志
9月底,省委党校第53期中青班42名学员,分成5个小组,分别来到平江县石牛寨镇积谷村、溆浦县思蒙镇思蒙湾村、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合群村、保靖县碗米坡镇沙湾村、龙山县茨岩塘镇甘露村,开展为期一周的“驻村入户 体察民情”党性作风实践锻炼活动。
活动伊始,中青班班主任曹海燕要求学员:住在村里就要把心沉下来,带着眼睛看,带着耳朵听,带着脑袋思考,真诚为村民解决难题。
学员们一到驻点村,第一件事就是走访慰问贫困户,了解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学员贺庆玲感慨,“为群众办实事就是要下力气,无论大小,多办利民之事,离群众越近,群众也愿意理解你、尊敬你、支持你的工作。”
在思蒙湾村,学员们与10户困难群众结成“亲戚”;在合群村,学员们观摩了信访接待,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在沙湾村,学员们跋涉4个多小时,深入到最偏远的补足组走访……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向村民们“拜师”,学员们纷纷表示,这5天4晚触及灵魂,明了心志。
真情实意走进基层走进群众
学员黄敏通过视频介绍她在溆浦县思蒙镇思蒙湾村了解到的故事。在这里,杰出共产主义战士向警予为实现共产主义美好社会而“以身许国”是初心,现代共产党人为村民建起“民心桥”也是初心。“我带着‘初心’去,也收获了很多‘初心’。初心如一,方得始终。”黄敏说,农村是我们的根,做好农村的服务和工作,是根本。
在与村民同吃同住、访贫问苦、问计问需、献力献策的同时,学员与群众的感情在面对面交流中日益加深,党性修养在农村艰苦环境的磨砺中得到提升。
中青班支部书记陈伟志深有感触地说,“只有不断学习丰富自己才能真正造福于民,未来将继续深入基层、提升服务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不但要掌握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还要学习丰富的实际知识。”
学员杨畅所在的第5组是在龙山县茨岩塘镇甘露村进行体验。甘露村是高寒、贫困村,但杨畅坦言,想不到村容村貌是那么的精致、整洁,想不到干部队伍和基层组织竟是如此有力,想不到脱贫成就如此喜人、民风民情是这样的朴实乐观。
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学员体验深刻,作用突出。活动纪律严明,体现了党员的带头作用。”张思京评价此次活动时说道。同时,他也指出,要进一步找准感性与理性契合点,思考怎样将这次活动的教育成果,固化为我们思想、灵魂中的成果,为服务人民作出更大贡献。
在听完学员们的发言后,伍晓华充分肯定这次体验式培训“反映了实情、抒发了真情、获得了要情、特别的动情,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交流活动,更是一堂生动感人的党性教育课程。”
一个农家就是一个课堂,一个故事就是一篇教材。“驻村入户”的点滴小事,一件件,一桩桩,提升了学员的觉悟,促进了群众对干部的了解。“增进了对农村工作的了解”“和大家一起干农活沾泥流汗时真切感受到了劳动的艰辛和伟大”“感受最深的是乡亲们对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思想获得了洗礼,作为一名党员的责任感、党员意识、宗旨意识都得到了增强”“广阔天地大有可为”成为大家一致的声音。
来源:红网
作者:张珍 王微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