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鸿涛 许印文
悠悠万事,脱贫为大。
会同县是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片区县、革命老区县、视同少数民族自治县、比照西部大开发政策县。
至2016年底,全县已脱贫36165人,11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从22.7%降至11.9%。今年脱贫攻坚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诊断、大整改”清理整改后,全县系统动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7097人,未脱贫人口40932人、贫困村76个。2016年度全市脱贫攻坚综合考评及易地扶贫搬迁专项考核均为“优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站在一幅《会同县脱贫攻坚贫困村的分布图》前,怀化市政协副主席、会同县委书记杨陵俐铿锵有力地说:“精准扶贫下足‘绣花功’,我们把全县的贫困村划分为五个‘战区’,每个‘战区’由一个县领导挂帅,县领导以身作则,把扶贫任务扛在肩上,压实责任,确保2018年全县脱贫‘摘帽’。”
“挂图作战”,领导来“挂帅”
会同县先后出台了《会同县扶贫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会同县脱贫攻坚责任追究办法》,制定了脱贫攻坚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为全县上下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
为实现2017年1.8万人脱贫、31个贫困村出列的目标,会同县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并完善了县、乡(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的制度和机制,层层签订脱贫攻坚军令状,严格落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一把手负总责制度。
会同县有一幅特殊的地图——《会同县脱贫攻坚贫困村的分布图》。这是一张会同县的行政区划图,包含了全县230个行政村。特殊在于,这幅地图一共有4种颜色,分别标注了已脱贫的贫困村、未脱贫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在1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其他非贫困村。
该县设立脱贫攻坚“司令部”,由县委书记“挂帅”,下设“五大战区”,分别由县长、县委副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常务副县长任指挥长,靠前指挥、强力推进。
剩下的都是“硬骨头”,必须派能“打仗”的去攻坚。
为了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该县进一步强化攻坚力量。一方面,注重加强驻村帮扶力量。在省派3个、市派7个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基础上,全县再组建驻村帮扶工作队201个、选派驻村干部426人,安排6000余名干部结对帮扶所有贫困户,实现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另一方面,注重加强扶贫队伍建设,全县18个乡镇均设立扶贫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至少安排4人专门从事扶贫工作。
会同县强化资金保障。今年来,县财政安排扶贫资金3000万元,整合各类涉农资金3.2亿元,专项用于脱贫攻坚。
此外,会同县进一步强化监督考核。组建6个脱贫攻坚专项巡查组,就各乡镇、各单位推进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帮扶成效、资金管理等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对其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限期整改。
“六个一”,扶贫先扶志
走进会同县地灵乡江边村,村头一处扶贫标语格外醒目:“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
“扶贫先扶志,脱贫攻坚关键在于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会同县林业局驻江边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朱兴昌形象地描述刚进村时一些贫困户的思想状态,“靠在墙上晒太阳,等着政府来帮忙”。缺乏脱贫致富的志向和勇气,“等、靠、要”思想严重,戴着“穷帽子”,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对此,扶贫工作队通过逐户走访讲透政策、宣传脱贫致富典型等途径,引导贫困户首先从思想上拔掉“穷根”。
会同县倡导贫困户按照“一丘田、一处园、一片林、一个圈(塘)、一个店(小作坊)、一份流转或股份收入”等“六个一”,选择符合生态环保要求及适合自身条件发展的产业项目。并严格按照县政府出台的按估算投资成本50%-60%的标准予以扶持。
江边村努力发展产业的贫困户王志刚今年可获得扶持资金3000元。
“过去,我和妻子种点田,全家就靠儿子在外务工养家糊口。”2013年开始,王志刚身体不好,干不了重活。
2014年下半年开始,他买了20头小山羊来放养。
“我一年卖两次羊,去年赚了1万多元,今年上半年也赚了1万多元。”跟着羊群,王志刚脸上笑开了花。他说,凭着自己养羊,他2015年就摘掉了贫困帽子。说起往后的计划,王志刚说,他准备申请小额贴息贷款,把规模扩大,把羊圈搬到山上去。
“扶贫政策扶勤不扶懒。‘六个一’自选产业项目发展,贫困户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根据自己实际选择发展项目。产业发展成功,进一步形成规模,最终长期受益的还是贫困户。”县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实施自选产业“六个一”,充分发挥扶贫资金杠杆作用,变农户“要我做”为“我要做”。
通过“六个一”自主选择,今年来会同县实施产业扶贫项目5.57万个,带动6.5万贫困人口增收。
为有效解决贫困户发展产业时遇到的资金瓶颈,会同县大力推进金融扶贫。目前,湖南省农村商业银行会同县支行完成了所有贫困农户信用评级和1.8万户评级贫困农户授信工作,授信金额达4.46亿元,发放小额贷款1.55亿元。
产业扶贫,“输血”变“造血”
10月27日,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小市村60岁的贫困户谭德平,拉着500公斤魔芋来到了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魔芋一过秤,公司总经理钟果林将2000元现金交到了他手里。
“公司不仅提供技术培训,还统一回收魔芋,价格保底。”谭德平说,这魔芋种得放心。“今年纯收入大概有4万元。”谭德平说,明年还准备再扩大规模,增种40亩。
钟果林介绍,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实行四个统一:统一产业规划、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苗供应、统一产品回收、加工、销售。通过价格保底回收,公司与贫困户实现利益联结。目前,该公司在会同县18个乡镇发展种植魔芋1.5万亩,覆盖全县67个贫困村,发展专业合作社10个,带动贫困户2519户8570人脱贫。
“产业兴,百姓富”,产业是扶贫开发的核心。会同县严格按照“四跟四走”产业发展模式,今年来安排产业扶持资金5024万元,大力推广委托帮扶、直接帮扶、股份合作等帮扶模式,着力推进一村一个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近年,会同县委、县政府积极探索茶叶产业与脱贫攻坚相结合的路子。2015年,首个委托扶贫重点项目放在宝田茶业有限公司试点。全县整合资金1200万元,委托该公司开发有机茶园,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种苗、统一技术、统一收购、统一加工、统一销售。
2015年首次试点2000亩茶园,委托公司统一开发建设,统一经营管理。茶园收益按股分红,收益按7:1:1:1的比例分配,其中70%用于贫困户的分红。
宝田乡宝田村的梁祁润,过去因为找不到合适的事做,日子过得贫困,每年都要靠村里救济。自从来宝田茶场务工,他像变了一个人,做事勤快,每年务工收入3万元左右,买了摩托、手机、电视,还有了一小笔存款,生活过得很滋润。
截至2017年,该县委托宝田茶业有限公司建设了4350亩标准化有机茶园基地,成立了11个茶叶专业合作社经营,帮扶6个乡镇22个行政村2650户9848名贫困人口。
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开发有机茶园4350亩、南竹2万亩、油茶1万亩、魔芋1.8万亩,有力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其中,宝田茶场已成为省扶贫产业中最大的连片茶园,魔芋种植被国家林业局授予“服务精准扶贫国家林下经济及绿色产业示范基地”。
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实现脱贫的低保贫困对象,会同县按照省市部署,认真开展低保指导标准和国家扶贫标准“两线合一”工作,大力推进兜底保障脱贫。目前,该县共453户984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社会兜底保障范围,每人每月280元保障兜底,进一步扩大贫困人口的保障能力。
易地扶贫,“搬”来好日子
10月27日,在会同县林城镇酿溪村10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43岁的贫困户宋仲银说不出有多高兴。
“我们以前住的地方在半山腰,叫‘烂泥冲’。”宋仲银说,那里交通不方便,从“烂泥冲”到村部走路要走一个小时,下起雨来,摩托车都不能骑。小孩上学更是家长头疼的事。“因为交通不方便,我们只能在学校周边租房陪读,周末再回家。”
2016年,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开始实施。宋仲银一算账,根据政策,他易地搬迁可获得补助款17.5万元,于是毫不犹豫地递交了申请表。去年底,宋仲银一家人搬进了新房。
说起现在的生活,宋仲银乐呵呵地说:“现在交通方便了,看病就医也简单了。日子好着哩。”
酿溪村村支部书记粟明介绍,2016年,该村第一批有8户贫困户和4户非贫困户从半山腰搬了下来,分散安置在山下的村部附近。今年,又有15户实施易地搬迁,目前分散安置房正在建设中。
水岸绿城和山水龙城楼盘是该县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集中安置点,共有安置房224套,每套面积为93平方米,三居室一卫一厨房。房屋布局合理,采光、通风良好。安置点于去年12月底完成了房屋主体工程建设。今年3月底,搬迁户全部搬入新居。
2017年会同县计划易地扶贫搬迁1953户,其中,集中安置1009户4191人,共24个集中安置点;分散安置944户4054人。截至目前,全县24个集中安置点已全部开工,完成投资2.0877亿元;分散安置全部完工,完成投资2.4324亿元。
该县积极推进群众脱贫步伐,立足安置区资源支持发展特色农牧业,劳务经济,落实公益岗位,安排就业人员。为搬迁户尽量提供就业机会,让贫困户进得去,住得下,留得住,能发展。
在开展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会同大力推进就业扶贫。围绕“稳定就业、扩大就业、提升就业”,积极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致富带头人培训、电商从业人员培训等,实现新增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781人,帮助1599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开发道路养护员、河道清理员、农村保洁员等扶贫特岗1255个,确保了村均5个以上就业能力较弱家庭实现稳定脱贫。
此外,会同县大力推进生态扶贫。在选聘255名贫困人口为生态护林员的基础上,年内拟新聘350名,每人每年护林工资收入1万元;修建林区道路300多公里;通过县裕森林投公司投资约1000万元,对79个贫困村村集体所有的林木林权进行打包收储,预计村均增收10万元以上。
基础设施扶贫,致富有盼头
侗寨通“天路”,致富有盼头。10月13日,会同县宝田侗族苗族乡旺田村侗家寨长7公里、宽4.5米的盘山通组水泥公路建成通车,村民欢呼雀跃,称其为致富的“天路”。
旺田村属省级贫困村。侗家寨是该村最偏远的一个高山寨子,离村部7公里,常住人口500余人,贫困人口占全村贫困总人口的75.8%。原来侗家寨通往外界是一条狭窄的泥巴路,出行困难。
现在路修好了,脱贫致富有盼头。村民粟多平介绍,他家有3亩竹林,今年上半年产竹笋约1500公斤,因车进不来,请人把竹笋挑下山费用就花了1000多元,现在水泥路修通了,运费大概只需100元。
“这是一条真正的产业路,脱贫路。”宝田茶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通往侗家寨的水泥路修好了,他们投资的近1000亩茶园效益就会成倍增加,施肥,杀虫,除草,采茶等规范化管理措施更便捷。
会同县全面启动87个贫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投资13亿余元,累计完成县乡公路改造158公里,实施农村通畅工程213公里、通达工程505公里,硬化组级公路246公里,完成131公里农村连通公路和365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
在会同县金子岩侗族苗族乡小市村,50岁的兰玉銮打开水龙头,双手掬一捧冰凉的水洗去汗渍,脸上露出笑容。
“自来水接进家后,真的非常方便,只要打开水龙头就可以随时洗菜,现在家里还用上了洗衣机和热水器。”兰玉銮说。
截至2016年底,会同县共建成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47个,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23.9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43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73.6%。
基础设施打好了,会同县积极运用“互联网+”新思维,将电商扶贫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手段强力推进。2016年5月,该县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湖南博嘉魔力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今年3月入驻淘宝、邮乐购、乐村易购、520生活圈等网络销售平台,加入到网商大军中。公司通过互联网销售额已达到2000多万元。
截至目前,该县已经在全县230个行政村中建设了198个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3个乡镇电商服务中心站,开展网上代购代销、代收新农合、农村社保金、快件收发等服务。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雷鸿涛 许印文
编辑:徐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