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龙牌酱油:想多买几瓶得厂长批条子

来源:红网 作者:夏恒忠 编辑:李丽 2017-11-26 10:51:18
时刻新闻
—分享—

湘潭制酱历史悠久,《湘潭县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浙江省吴兴县商人吴子楚,在湘潭创办吴元泰酱园。后来他的同乡吴凤来也到此创办吴恒泰酱园。“吴元泰”酱油取名“龙牌”,“吴恒泰”酱油取名“凤牌”。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来到了湘潭,那是一个技校毕业生也包分配的年代。

  从小县城来到了“大城市”工作,怎么说也是一件脸上有光的事情。之后的每次回家探亲,都会带些湘潭的特产,比如灯芯糕、酱油。酱油买龙牌的,有时也搭着买点凤牌的,龙凤配对,吉祥如意。那时,在老家买不到湘潭的酱油,无论龙牌还是凤牌。湘潭的酱油名气大得很,在本地都不能敞开供应,市民购买还要凭副食品券。

  看到上次或者上上次带回家的酱油还摆在碗柜里,就提醒母亲莫放坏了,母亲说放不坏。还真的放不坏,放了那么久的酱油,一不浑浊,二无沉淀,三还没有一星半点霉花,依旧新鲜如初。

  除了给母亲买过好多次酱油,还多次买了送人。1989年底,6岁的儿子在湘西凤凰县求医,出于感激,我给苗族老郎中也送过龙牌酱油,对方乐呵呵接过,说毛主席家乡的特产,不易得不易得!

  个人买了酱油送礼,单位里也把酱油当礼品。计划经济的年代,单位里的订货会上,送给与会代表的礼品必定少不了龙牌酱油。平日里,来自天南海北的业务员,公干完了打道回府之时,大多会带上几瓶龙牌酱油,有的还整箱整箱地带。

  在那个年代,想一次买到较多的龙牌酱油不是容易的事,必得要有“块方”,要找关系。本人也走“后门”买过,同学刘笃庆在三酱厂当厂长时,我跟同学乐华就找他批过“条子”。

  一般人的菜里能放上点湘潭酱油,就觉得享了口福;但湘潭人“臭讲究”,凤牌的看不上眼,要龙牌的,龙牌的还只要二酱厂的。哪里会有那么多二酱厂产的酱油?僧多粥少,就越发地显得紧俏。

  不少人青睐散装龙牌酱油,一是便宜点,二是还没罐装,似乎更原汁原味、更地道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儿子在湘潭县一中读书,我和她妈经常往返于板塘铺和易俗河之间,路过牛头岭附近的酱厂,就多次进去买过散装酱油,给自家买,也给别人代买。那时候酱厂自产自销,营业员从一口大缸里一瓢一瓢往外舀,说舀的是龙牌酱油。到底是龙牌、凤牌、杂牌还是没有牌,我和妻子搞坨数不清,也不想搞清。那酱油看上去色泽乌红,闻起来喷香,汁也浓郁,用手指头蘸一点放到舌头上,咸甜适口,味道好极了。就想,有了如此的色香味,即便不是龙牌又何妨。而且买散装酱油的人不少,每次去都要小等一会儿。

  当年回一趟湘北的老家,要转几次车,花整整一天时间,一天的时间里走路、挤车、磕磕绊绊,放在旅行袋里的酱油瓶容易打碎。还真打碎过,弄得紧挨酱油瓶的物品都沾染了酱汁。当时读报得知上海有一种软包装酱油,有感而发,写了一篇题为《未必是馊主意》的小文,发表在1991年某一天的湘潭日报“七日谈”专栏,建议湘潭的酱油厂家学学人家上海,搞个软包装生产线什么的,让消费者有瓶装和散装之外的选择。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想想,那篇名为未必是馊主意的小文,怕莫还真是出了个馊主意。

  还有人出过更大的馊主意,记忆里,龙牌酱油曾一度改名为“原汁酱油”,不过没多久又改回来了。

  逛超市时,看见龙牌酱油专柜设在显眼处,品种多、规格全,价码不一,一眼扫过,便知其家族人丁兴旺。不过凤牌,这个名气仅次于龙牌的老牌子,有些年头没见到过了,还能不能见得到,心里没底。“打酱油”,作为一句调侃语会存在下去,真要拿个玻璃瓶子或塑料壶去打一回酱油,那是门都没有了。

  风过潭州带酱香。湘潭,素有“酱油王国”之称,当年,路过新梁街、南盘岭、泗神庙、板塘铺,总有或浓或淡的酱香扑鼻而来,那味香香、咸咸、甜甜,醇厚、细腻而绵长,有人戏言,闻着那味,光饭都吃得进几碗。

  龙牌酱油在过去、现在都是湘潭人的骄傲,但愿能一直骄傲下去才好。文/夏恒忠

来源:红网

作者:夏恒忠

编辑:李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11/26/889021.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