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十佳法治建设推进者】岳阳楼区区委书记陈阁辉:用法治思维回应群众期盼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李晓玲 2017-12-02 11:56:31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奉法者强,明法者进。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法治新判断、新思想,成为最闪亮的“音符”之一。县委书记、县长担负着保一方平安、谋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的重要使命,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为认真贯彻落实《湖南省贯彻〈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规定〉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党政主要负责人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中共湖南省委法治湖南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司法厅在全省组织开展了“十佳法治建设推进者”活动,以此展示县市区党政一把手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伟大实践,奋力推进法治湖南建设。

岳阳楼区区委书记陈阁辉。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杨艳 岳阳报道

  作为岳阳市中心城区,岳阳楼区承担了85万城乡居民和3万多家企事业单位的公共服务。如何让市民把事办成、办实、办好,回应群众期盼?岳阳楼区区委书记陈阁辉的回答是:法治建设是加快发展的先导工程、富民强区的基础工程、全面小康的保障工程,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必须认认真真抓实抓好。

  所以,不管是大规模棚户区改造,还是司法体制改革、社会综合治理创新,岳阳楼区始终扎紧法治“篱笆”,防止权力“任性”。也因为坚守法治思维,岳阳楼区创下多项“楼区经验”“楼区样本”,受到各方点赞。

  依法棚改,让阳光洒落背街小巷

  2016年9月,岳阳楼区承接了岳阳市十大棚户区改造任务中的9大片区任务,包括陈阁辉在内的区领导联点棚改片区,将9大片区细分为24个地块同步推进,在全区掀起了一轮空前浩大的棚改攻坚战役。

  “土地和房屋承载了财产、安居、就业、社保等最重要的民生所在,正因为利益攸关,土地领域才成为最容易引起社会矛盾的领域,因此,领导干部在处理这些矛盾纠纷时必须牢牢树立法治意识,必须充分尊重老百姓的权利。”有了这个意识,陈阁辉在面对棚改问题时,从来都是坚持政策到位、公平公开、让利于民。

  具体的做法包括:将棚改工作纳入政府重大决策事项予以评估、决议,制定《棚户区改造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对项目进行重大风险评估、政策把关、严格审核;编发《拆迁常见法律问答》手册对征收拆迁涉及的户名、面积、范围、性质、资质等重新核查,逐一建档造册;构建律师、司法人员、法官提前介入项目建设“三位一体”的司法保障体系,楼区36个棚改项目部均聘请了专业律师全程参与,司法局全程参与项目的征收拆迁工作,区法院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巡回法庭,分区分片下沉到各项目部进行业务指导。

  陈阁辉对服务棚户区的法律工作者有一个要求:将法律简约化、通俗化、服务化。律师安丽娣深刻地感觉到了变化。在南辅道商业步行街项目拆迁中,有几个产权人居住在上海,为了更好的沟通,安丽娣和同事前往上海上门入户,把拆迁安置政策和补偿政策标准等讲清楚,帮助征收户算好拆迁补偿明细账,赢得了对方的信任。“原来法律人注重的是程序,而在棚户区改造法律服务中,我们记住了法律是善意的理念。”

  16年国有企业工作的经历,让陈阁辉在改革创新中富有商业思维。2016年临湖公路建设项目中,涉及拆迁市民200多户,时间紧任务重,岳阳楼区大胆创新,按照公开透明合理的征收价格,统一收购居民房屋与土地,收购后的土地归政府所有,再依法依规进行拆迁与建设,大大缩短了时间。

  “实践证明,只有借力法治,才能托起棚改工作腾飞的翅膀,赢得民心。”2016年,楼区共动迁群众达1.5万户,腾地36万平方米,实现了征迁工作零信访、操作程序零违规、拆除安全零事故。面对棚户区改造和城镇化建设取得的历史性突破,陈阁辉没有忘记感谢支持与信任的老百姓。

  依法行政,建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今年3月15日,岳阳楼区常务副区长徐平出现在常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应诉一起以楼区政府为被告的复杂诉讼案件,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当中。

  “不管结果如何,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就是一堂生动的普法课,是弘扬法治文化、塑造法治思维的第一步,能够迅速调动行政机关负责人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积极性。”陈阁辉说,岳阳楼区坚持把行政应诉当作引导群众用法治思维和手段解决矛盾的“机遇”,作为“倒逼”公职人员依法行政的契机。在岳阳楼区,近3年来区政府先后出庭应诉36起,一批“官民矛盾纠纷”得到依法有效化解。“基层政府只有扎实做好诸如‘一把手’出庭应诉等具体举措,才能一点一滴构建法治政府根基,把政府真正建设成为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政府。”

  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聘请专家学者做政府顾问、主动公开信息问计于民……记者发现,岳阳楼区在法治建设方面举措不断,专业律师成为政府法律顾问、充当政府依法行政智囊,政府施政前问计政府法律顾问已经成为常态,开展的“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制度也发挥作用,居民有纠纷找律师已成为最实用、最新潮的方法。

  “一社区(村)一法律顾问”主要是从全区法官和检察官、从事法律服务工作的人员中选取,还有政法系统退休人员也参与其中。经过几年的试点和推广,楼区共有103位法律工作工作者,成为103个社区(村)的“法律顾问”。渐渐地,以往有矛盾靠拼嗓门的居民们,开始转向咨询法律顾问,懂得用法律来解决问题。

  为了全面推动依法行政,岳阳楼区严格落实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等工作制度,坚持把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法定程序,为了全面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楼区政府工作部门精简为19个,减少权力事项362项,明确责任事项1898项,服务事项72项,减少行政许可78项。在信访法治上,楼区健全商业纠纷预防调处服务中心,社会矛盾调处服务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功能,推动诉访分离、依法分类处理,依法依规做好了参与非法融资、改制企业移交、涉军等特殊群体稳定工作,有效维护了信访秩序、法律权威和群众合法权益,信访总量同比下降50%以上,获得中央政法委和省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

  依法治理,147项公共服务飞入百姓家

  岳阳楼区积极开展“平安楼区”建设,实施“网格化+综治视联网+公安视频监控网”警网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人防、物防、技防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中心城区案发率下降61.7%,破案率上升19.3%,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岳阳楼区“警网一体化”工作经验被全国推介,为岳阳市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作出重要贡献。

  “要不断推进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推动部门职权向基层下放、服务力量向基层下沉、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实行贴心服务、精细管理、同心同治,形成社区建设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的良好格局。”陈阁辉主抓全区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三合一”工作,他在推进会上话语铿锵:“要打造转型发展、创新创业的核心引领区,不仅是经济引领,更重要的是公共服务领域引领,“我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让公共服务飞入百姓家。”

  “三合一”工程指的是社区公共服务、网格化管理和居民自治,借力全省唯一的“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将社保、就业、维权等147项公共服务下沉社区,成功走出一条社区治理服务新路子。岳阳楼区郭镇乡建中村村民田胜芳通过“智慧人社”手机客户端找到了心仪的工作,金鹗山街道新桥巷社区的企业退休职工蔡铭声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领到了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以“群众点键,数据跑腿”为目标,开建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将公共服务从“窗口办事”向“身边服务”延伸,由“实体大厅”向“网上大厅”迁移。该区公共网络服务平台建成运行以来,广东、青海、西藏以及益阳、株洲、怀化等地纷纷前来调研学习,其功能和成效获得了各界点赞。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社区的文明和有序,来源于每个居民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负责。居民的法治意识提高了,也都愿意参与到社会共治中来,自己管理自己的家。”陈阁辉介绍,岳阳楼区采取组建民主协商议事会、引导居民参与自治、培育社区社团组织等措施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按照街巷定界、规模适度、无缝覆盖、动态调整的原则,岳阳楼区将中心城区99个社区划分为652个网格,网格员通过网格通实时采集楼栋、房屋、人口、单位等基础信息和网格事件信息,实现社情全摸清、矛盾全掌握、服务全方位。“网格员用‘辛苦指数’,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换来群众‘满意指数’。”

  陈阁辉说,一个和谐、文明、宜居的城市,必然是一个法制健全、公民法律素质高的城市。“追求公平正义,我们已经出发,而且找不到任何半途而废的理由。”

来源:红网

作者:杨艳

编辑:李晓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2017/12/02/887063.htm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