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2月15日讯(记者 彭双林)今天上午,湖南省政府新闻办在长沙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湖南省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7-2020年)》(简称《行动计划》)。
湖南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陈毅华发布新闻。他介绍,《行动计划》基本参照《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的体系框架,立足湖南实际,主要针对遗传、发育、疾病、伤害等致残危险因素,提出了2017-2020年,推进残疾预防工作的四大重要领域,明确了15个方面的有效措施。
覆盖四大领域15个方面
有效控制出生缺陷和发育障碍致残。从婚前孕前健康检查、产前筛查诊断、新生儿及儿童筛查和干预三个方面,预防先天性残疾。
着力防控疾病致残。针对不同类型获得性残疾高危年龄不一致特点,坚持关口前移,在生命不同时期,确立不同的策略和重点,实施残疾的终生预防。在疾病预防方面,分传染病、主要致残性地方性疾病与慢性病、精神疾病三个方面予以推进。
努力减少伤害致残。从预防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件、饮用水和空气污染、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发生等方面,多措并举降低伤害致残。
显著改善康复服务。一是加强康复服务。优先开展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同时通过扎实开展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构建覆盖婴幼儿、儿童少年、青壮年、老年的全生命周期基本康复服务体系,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达80%以上。二是推广辅助器具服务。重点普及残疾人急需的辅助器具,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达80%以上。三是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政府机关、公共服务、公共交通、社区等场所、设施的无障碍改造,新(改、扩)建道路及公路服务区、建筑物和居住区严格执行国家无障碍设计规范。加强信息无障碍建设,鼓励省、市州电视台开设手语栏目。到2020年底,省政府及部门门户网站、各市州政府门户网站的无障碍服务能力建设达到基本水平。
6个方面保障落实
《行动计划》从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法规政策、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支持政策、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宣传教育等6个方面来切实保障残疾预防工作的顺利落实。
下一步,湖南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将根据任务清单,按部门、按分工、按年度、按节点对各地、各部门落实情况开展督导检查,加大工作推进力度,2020年实施终期检查。各市州、县市区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定期向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报告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落实一批重点干预项目,负责做好本地的督导检查。
湖南持证残疾人近167万
湖南残疾发生率、现患率高。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湖南省有各类残疾人408万,占全省常住总人口的6.4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0.1个百分点,总数居全国第七位。近年来,由于老龄化、工业化、城镇化和疾病谱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湖南省残疾人数量还在逐年递增。据统计,2014年以来全省每年新增持证残疾人已超过20万。截至11月底,持证残疾人近167万。
附:问答实录
问题一: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现状与成效?在儿童保健工作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若平(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妇幼健康服务处处长):近年来,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开展了以“三推动”(立法推动、专项推动、考核推动)、“三体系”(完善监测体系、强化服务体系、优化管理体系)、“三精准”(精准宣传、精准研究、精准防治)为特色的工作探索,大力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防治工作取得明显成就。一是出台《湖南省出生缺陷防治办法》,将全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全国首创,意义深远。2016年被评为“湖南省最具影响力法治事件”。二是全省出生缺陷发生率连续三年同比下降,2014年是221.87/万,2015年是218.39/万,2016年是182.03/万,2017年是179.96/万,有效提升了出生人口素质。三是全省基本建立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撑、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为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全省出生缺陷防治网络不断健全,三级预防措施不断加强。去年,我省将婚前医学检查、孕前优生检查、增补叶酸3个项目纳入了基本公共服务内容。今年,又将孕产妇免费产前筛查项目纳入了省政府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予以推进,有效降低了出生缺陷发生风险。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湖南省高度重视儿童健康发展,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和政府相关部门致力于不断推进儿童保健工作,提高儿童健康水平。一是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强儿童保健服务,基层卫生机构为0-6岁儿童免费进行健康检查,全省0-6岁儿童保健管理率达到94.34%。二是医疗保健机构全面落实执行《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和相关技术规范,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提供基本保健服务,不断扩增儿童保健服务科目和服务范围。三是以儿童保健合格县市区和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为抓手,不断促进湖南省儿童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和规范化管理。湖南省自2012年开始开展儿童保健合格县市区创建工作,制定了相关创建标准和评审体系,至今已有71个县市区成功创建成为合格单位。自2015年开始开展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现共有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3家(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湖南省儿童医院、长沙市妇幼保健院),省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6家。四是持续开展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项目。为提高新生儿复苏救治水平,湖南省自2006年开始实施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培训项目,产儿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覆盖率达95%以上。通过不懈努力,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逐年下降,2015年6.14‰,2016年5.58‰,2017年为4.47‰。
问题二:湖南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治疗现状与成效?对于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陶学永(湖南省卫生计生委疾控处副处长):湖南省委省政府历年来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特别是2014-2016年,连续三年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程”纳入重点民生实事项目。全省共计投入资金超过5个亿,其中省级2.82亿,救治救助贫困严重精神障碍患者27486人。重点扶持边远、贫困地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工作,改扩建精神卫生服务机构60家,新增床位5312张。
目前,全省共有精神卫生服务机构有128家,床位数18400余张,基本实现了精神卫生医疗服务全省全覆盖,显著改善了患者就医环境。截至2017年10月31日,全省登记在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年管理率97.23%,年规范管理率87.44%,年服药率91.19%,规律服药率45.22%,各项指标均排名全国前三。
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全省各基层医疗机构对辖区内常住居民中诊断明确、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了管理服务。主要包括精神分裂症、分裂情感性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双相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6类严重精神障碍。
服务内容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患者信息管理。对患者进行一次全面评估,为其建立一般居民健康档案,并按照要求填写重性精神疾病患者个人信息补充表。二是开展随访评估。对纳入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每次随访要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询问患者的躯体疾病、社会功能情况、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等。三是进行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的危险性分级、精神症状是否消失、自知力是否完全恢复,工作、社会功能是否恢复,以及患者是否存在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分类干预。根据患者病情的控制情况,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生活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康复指导,对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帮助。四是健康体检。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问题三:《行动计划》涉及到了32个有关部门,请问在具体落实过程中,怎样保证部门之间的协同联动,让文件更好地落实?
羊洁(湖南省残联康复部部长):致残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残疾预防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需要联动进行贯彻落实。基于以上判断,我们可以认为残疾预防是一个面向全人类全生命周期的工程,同时也是一个跨领域多部门的系统工程。这个计划涉及到32个部门,怎么保证这个计划的落地,我们准备建立两个机制。第一个机制,是强化部门在依法履职过程中的残疾预防责任,将残疾预防融入所有相关工作,融入各相关行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具体来说,就是在4个领域的15个方面、根据生命不同时期的预防重点和策略,与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行业管理归口一一对照,对每一项重点干预措施进行分工梳理,制定任务清单,由市、县两级政府残工委根据清单,按部门、按分工对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第二个机制,是强化监测与信息的整合以及工作的联动。具体来说,就是对出生缺陷、慢性病、环境污染等实施监测,在儿童残疾、慢性病防控、精神病防治等领域,建立起卫生、残联等多部门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在事故应急救援、食品药品监管、大气污染治理、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等领域,促进部门间、层级间、区域间的协同联动。
问题四:湖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形成了什么样的康复保障机制?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是什么?
羊洁(省残联康复部部长):近年来,湖南省已逐步将残疾人康复工作纳入基本公共服务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大局,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研究制定了一系列针对残疾人在康复方面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的保障政策及措施,残疾人康复服务水平逐步提升。总体来说,湖南省目前采取“基本公共服务+康复专项政策+政府购买服务”三位一体的保障模式。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实施贫困和重度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个人缴费资助政策,逐步帮助残疾人普遍按规定加入基本医疗保险;将康复综合评定等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0-6岁聋儿人工耳蜗植入性抢救性治疗费用自付部分纳入住院统筹报销范围;提高重症精神病等大病的医疗保障水平等。以上各项政策的出台,进一步扩大了残疾人康复保障覆盖面。
在康复专项政策方面,通过实施肇事肇祸等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补贴政策,减轻精神病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有条件的地方还对进入康复机构接受训练的贫困残疾儿童及家庭给予了适当住宿、交通、生活等补助,提高了残疾人康复保障水平。通过实施贫困脑瘫儿童抢救性康复、“启聪扶贫”人工耳蜗康复救助、残疾儿童矫治手术、“天使助行计划”、低视力服务、“万人复明计划”、辅助器具流动服务车等重点康复项目和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解决了贫困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最迫切的康复需求。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通过实施政府购买残疾儿童康复服务和辅具适配服务,坚持市场化运作,直接解决残疾人急需,弥补了当前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方面的不足,确保具备条件的社会力量公平参与竞争,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实现了资金节约。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残疾人康复工作政策。制定实施《湖南省实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办法》等,增强康复工作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建立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实现视力、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免费得到手术治疗、辅助器具适配和康复训练等服务。建立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解决残疾人最基本、最迫切的辅助器具需求。进一步完善多层次的残疾人康复保障体系。重点加强城乡基本医保、城乡大病保险与大病救助、农村大病保障等制度衔接,逐步形成多重叠加的残疾人康复医疗服务保障与救助机制,以减少因病致残、因残致贫的发生。在29项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报销的基础上,将部分疗效确切、实用性强的医疗康复服务项目纳入城乡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进一步做好精准康复服务行动与重点康复项目的对接。坚持服务为本,突出精准要求,着力推动残疾人康复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研究制定针对残疾人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专项政策。通过以上举措,力争2018年实现对0-6岁残疾儿童基本康复服务全覆盖,到2020年有康复需求的7-17岁残疾少年和持证残疾人接受基本康复服务与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率均达到80%以上,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100%。
来源:红网
作者:彭双林
编辑:李晓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