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衡阳分站记者 宋美君 通讯员 李钢彪 报道
201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是改革创新的一年,衡阳公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开创公安工作新局面,吹响了嘹亮号角,踏上了新的征程。
回首2017年,太多的事情值得铭记,太多的感动值得回味:禁毒风暴换回衡阳一片“净土”,整治"医闹"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公安监管工作由“看守管理型”向“学习教育型”转型改革,“十大民心工程”频获市民点赞……
这一年,一个个鲜活的新闻事件见证了衡阳公安的砥砺前行,刻满忠诚担当的印记;这一年,一批批忠诚的卫士用自己的血汗守卫了雁城的疆土,书写了时代的感动。
让我们用深情的回眸和礼赞,品读这些人和事,向承载平安荣光的2017年致敬,更为奋进前行的2018年擂响战鼓!
衡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周农为“卫士之光”百日竞赛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颁奖。
“卫士之光”百日竞赛活动战果丰硕
去年底至今年3月,新一届衡阳市公安局党委在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了“卫士之光”百日竞赛和"平安号"集中统一行动。全市公安机关推行主动攻防战略,打击整治攻势凌厉,成功破获了一批重大刑事案件,百日竞赛中共侦破各类刑事案件5954起,同比上升19%,刑拘2942人,同比上升24.24%,移诉3474人,同比上升69.55%;创新"五位一体”巡逻管控机制,以"平安行动"为抓手,推动清查盘查常态化,强化社会治安突出问题治理,有效防范了各类治安刑事案件和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了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实现了全年工作开门红,全国、省市"两会"和元旦、春节"两节"安保维稳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通令表彰。
衡阳市人民政府指挥调度中心。
“一平台八中心”警务机制改革助推公安工作转型升级
衡阳市公安局党委部署开展"公安工作转型提质升级大讨论"活动,开启了公安改革新征程。全市公安机关以构建现代警务机制,全面提升警务实战效能和核心战斗力为主旨,紧扣 “研判预警、主动攻防,科学调度、扁平指挥,合成作战、精确打击,全面防范、重点管控,动态备勤、有效应对,规范执法、流程管理”六个关键环节,创造性地推出“一平台八中心”警务运行模式,一平台即大数据警务云平台,“八中心”即情报指挥中心、侦查作战中心、治安基础防控中心、警察公共关系与新闻舆情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执法监督管理中心、智慧交通管理中心、监所管理中心。各县(市)区公安局根据实际情况建设“3+X”中心或“一中心四功能区”。市公安局“一平台八中心”警务机制改革顺应社会动态化和科技信息化发展需要,在实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荣获“全市十大改革创新奖”。
衡阳市举行“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誓师暨“雁城铁拳”跨区域反恐演练。
圆满完成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工作
为确保十九大期间全市政治和社会大局平安稳定,衡阳市公安局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坚强领导下,在市安保维稳总指挥部的统筹指挥调度下,以最高站位、最高标准、最强措施、最严纪律、最佳状态切实抓好各项安保维稳工作,扎实推进政治安全、反恐防恐、社会稳定、公共安全“四大保卫战”,广泛开展大排查、大研判、大管控、大整治、大演练,组织了“雁城铁拳”跨区域反恐大演练,启动了史上最严的督察问责机制和最有温度的战时奖励机制,确保了“六个严防”“五个不发生”工作目标,为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衡阳市的平安稳定有力支援了北京和全国的平安稳定,市公安局被评为全市党的十九大安保维稳先进单位,并受到省公安厅通报嘉奖。
全国部分省市打击外流贩毒交流会在衡阳市祁东县召开。
创新“请进来走出去”打击整治外流犯罪“衡阳模式”见成效
衡阳市公安局党委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把整治外流犯罪作为大事来抓,推动输出地、犯罪地公安机关相互对接,打破区划壁垒,进一步创新“走出去、请进来”联合打击外流犯罪“衡阳模式”。在公安部、省公安厅支持下,先后在耒阳、祁东主办全国部分省市警务协作会,与全国11个省区、24个市县级公安机关建立了长效警务协作关系,做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人力共用、合作共赢。耒阳市被公安部挂牌整治后,经过近一年努力,公安部公布的耒阳籍“盗抢骗”194名逃犯已追回179名,完成率达92%, 耒阳市21个乡镇办事处实现“盗抢骗”追逃任务清零,耒阳市打击整治工作排列全国24个重点整治单位第3名,并经公安部验收宣布予以摘牌。与此同时,祁东县外流贩毒实现连续三年大幅度下降,国家禁毒委取消了对祁东县的通报警示。
禁毒成果展示。
“禁毒风暴”专项行动起狂飙
衡阳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审时度势,决心举洪荒之力打禁毒攻坚人民战争,推出了“治安先治毒、治毒先治吏 、查毒无禁区”的禁毒缉毒新理念,组织开展了为期一年声势浩大的“禁毒风暴”行动,打击开路,惩教结合,综合管控,源头治理。创新"开放式"打击毒品犯罪和流动查毒、静态设卡缉毒相结合的衡阳模式,抽调精干力量组建"特别行动队"全域查毒缉毒,异地用警端掉"蝙蝠夜总会"毒窝,建立涉毒特殊人员收治中心,加强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推出了禁毒特色教育“五个一”行动,市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省禁毒工作会议上作典型推介,省禁毒办在我市召开现场会推介"衡阳经验"。全年共破获毒品案件446起,其中侦破公安部、省督毒品目标案件9起,查获吸毒人员5713人,强制隔离戒毒2112人,缴获毒品155.2公斤,多项指数名列全省第一。
衡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胡志文为市民何纯授予“衡(电动)阳 00001”的电动车车牌。
在全省率先推行电动车登记上牌管理创新举措
针对衡阳市电动车交通违法多、事故多、盗销案件多和破案难、追赃难、返还难、交通肇事后处理难等一系列问题,市公安局率先在全省推行电动车登记管理工作,创新了“免费上牌、有偿防盗、自愿保险”模式,赢得社会广泛支持。自11月9日正式启动电动车登记管理工作以来,市城区已有13万余台电动车登记上牌。公安机关通过电动车防盗系统,破获了一大批电动车被盗案件。电动车登记管理工作,不仅有效规范了电动车行车秩序,防范打击了涉嫌电动车违法犯罪,而且有力推进了文明城市、平安城市创建,提升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衡阳公安监管工作实现由“看守管理型”向“学习教育型”转型改革。
公安监管工作由“看守管理型”向“学习教育型”转型改革获点赞
为了破解社会转型期公安监管工作面临的难题,衡阳市公安局大胆改革监管工作“一看二守三送走”的传统模式,大力推行“安全监管、教育监管、爱心监管、智慧监管”新模式,进一步深化“以文化人立德教育”机制,实现监管工作由“看守管理型”向“学习教育型”转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监所安全系数明显提高,管理秩序明显改善,协助侦查破案工作明显进步,维护社会稳定影响巨大,民警风貌明显改观,受到全省乃至全国同行及社会各界的点赞。“以文化人立德教育”机制荣获全省公安改革创新奖,并受到公安部副部长孟庆丰批示"要及时总结,予以推广"。
衡阳市召开维护医疗秩序创建“平安医院”工作推进会。
打击整治"医闹"违法犯罪形成长效机制
为了在全市营造良好的医疗秩序,维护社会平安稳定,衡阳市公安局重拳出击、重典治乱,依法打击涉医违法犯罪,对谭某林等34名涉嫌扰乱医院秩序、殴打医务人员、妨碍公务的违法犯罪人员依法打击处理,其中刑事拘留4人、行政拘留21人,其他处罚9人,社会反响良好。同时,改革涉医案件纠纷接处警模式,开展“平安医院”创建活动,指导医院完善“三防”“四室”,有效提升防范处置能力。建立打击“医闹”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涉医案事件防范与处置,努力将医患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全市政法、维稳、公安、卫计、宣传等部门携手合作,全力维护医疗秩序。全市医疗执业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医院医疗纠纷、刑事案件、治安事件和安全隐患明显减少。
衡阳公安便民服务中心自助办理港澳通行证签注只需一分钟。
“民心工程”赢得民心
全市公安机关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出台“民心工程10件实事”,涉及110接处警、“网上公安局”、警民直通车、“智慧交通”、“网格警务”及严打毒品、“环食药”、“盗抢骗”、地痞地霸违法犯罪等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民心工程”实施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坚持民意引领、问题导向,以保民安、维民权、惠民生的实际行动赢得群众满意。如人境部门推行全自动、24小时立等可取办证设备,大大缩短往来港澳台签注办理时限,办理港澳通行证由原来的7个工作日缩短为3分钟,全年自助发证48321人次,自助签注45973人次,自助填表44267人次,自助照相10023人次,并推出网上预约服务、办理加急服务、居民身份证异地办理服务和“一站式”办理乘机临时身份证等便民服务新举措; 交警部门全面下放机动车号牌业务,全面实施机动车异地检验,积极推广驾驶人考试网上预约、异地考试,推进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通违法处理自助服务平台建设,积极推行农村地区和高速公路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创新道路交通民事损害赔偿人民调解工作,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直接享受到公安改革的红利。在2017年全省公安民调中,群众满意度提高了4分。
平安夜当晚,衡阳公安武警上街执勤,维持秩序。
“平安夜”严禁占道狂欢安保模式赢得各界广泛支持
针对多年来衡阳市城区“平安夜”20万到30万群众占道狂欢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陋习,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市公安局改革2017年平安夜安保工作模式,变原来的“腾道狂欢”改革为“严禁占道狂欢”,获得了社会各界广泛支持。在市公安局周密部署、各城区党政高度重视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配合下,今年的“平安夜”上街人员大幅减少,社会秩序良好,没有发生大规模人员聚集和道路拥堵的情况,呈现出人车各行其道和一派平安、文明、有序的景象,标志着平安夜占道狂欢已成历史。
来源:红网
作者:宋美君 李钢彪
编辑:王津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