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周逸峰 张金东 许敏
6月13日,湖南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杜家毫在会上强调,要以“一湖四水”系统联治为重点,持续推进湘江保护和治理“一号重点工程”和洞庭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着力解决水污染、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问题。
今年是“一号重点工程”第二个三年计划的第三年。从第一个三年计划到第二个三年计划,湘江治理已有六个年头,已有不少成绩和经验。以湘江治理促“一湖四水”整治,湖南正努力让一江清水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
蓝山:一汪清水从野狗岭注入湘江
2013年5月开始,湘江姓“湘”不姓“桂”。
从蓝山县湘江源头计算,湘江干流全长948公里,比原来长了92公里;湘江流域面积94721平方公里,比原来大了61平方公里。
“既然是湘江源头,当然要带头保护。”湘江源正名直接激发起周边群众对源头生态的保护意识和决心。如果漫步源头,这样的场景随时可见:巡逻队往返巡逻,将地上的垃圾及时清除,不时对乱抛扔垃圾行为劝导。
这是一支特殊的巡逻队伍,成员来自环保、林业、水利、森林公安多个部门,他们的唯一职责就是“护水”。
当地还组织源头各村党员干部、村民开展湘江源环境保护劝导和巡逻,保护好湘江源头水。
不搞大开发,共抓大保护已成为保护湘江源的共识。
蓝山县确立了“生态立县”的战略,以湘江源生态保护为重点,在湘江流域原规划划定的6个禁采区之外,新增了5个禁采区,禁采面积由原来的92.5平方公里增加到208.1平方公里,从源头上盯死看牢“严防”。
从严治水,只为还下游一江清流。当地精心呵护着湘江源正名成果,也取得了可喜成绩。2015年底,即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时,湘江源头水源水质达到了一类标准。
永州市33个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断面的检测结果也表明,2015年前10个月,河流水库水质全面达到Ⅲ类及以上。
郴州:繁华的三十六湾如今明月沟渠
几年前,三十六湾的一场“休克式”整治风暴席卷而来:矿区上千家采选企业一律关停。烧毁厂棚2870间,炸毁非法电杆1146根,拆除炸毁设备3500台件,刑事立案29起,拘留87人,以壮士断腕之勇、排山倒海之势,彻底摧毁了三十六湾非法反弹的矿点等,7万余名矿工返乡,昔日的“小香港”归于沉寂。
整治的过程至今仍觉惊心动魄,一些矿老板曾扬言“谁敢来砸矿就要整死谁”,个别矿主还在夜里打电话“警告”当地主政者“你断我的财路,我就要坏你官运”。为保证集中整治效果不反弹,当地采取“大兵压境”的战法,最多时每天上山的干部多达400人。与此同时,郴州市委、市政府也专门从市直部门抽调60多人支援临武,并调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120多人,全副“武装”驻守三十六湾。
几番较量,非法采矿选矿者败下阵来,三十六湾整治取得初步成果。
2013年,三十六湾矿区治理进入新的机遇,当年,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被纳入省政府“一号重点工程”。2014年,三十六湾矿区及湘江支流陶家河流域污染治理被列入湘江流域五大重点整治区域之一,编制了三十六湾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实施方案,启动三十六湾地区综合治理项目30个。
2015年,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结束,三十六湾矿区交出的成绩单是:矿区流域河流水质从全线超标到短期季节性超标,部分尾矿库安全隐患突出问题基本得到解决,部分重金属污染区域农村安全饮水问题和水利设施问题得到解决。
如今,驱车行驶在三十六湾区,放眼望去,叠翠流金,唯有不时出现的遗弃建筑,诉说着往日的繁华,也昭示着一段波澜壮阔的治污历程。
“壮士断腕”,它不是口号,它是实实在在的决心和行动。
水口山:让尘归尘土归土,水归水
水口山治污,首先面对的就是堆积多年的重金属固体废渣,仅仅在水口山松柏废渣场,堆存着1978年以来的近800万吨重金属污染危险废渣,这些废渣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其渗滤液还极易进入水体污染环境。
对此,常宁给出的答案是:无害化填埋。新建的水口山危险固废填埋场不仅收集处置水口山曾家溪沿线38万吨遗留含砷废渣,同时接纳水口山地区历史遗留危险废渣和企业新增危险废渣,彻底解决废渣污染问题。
与随处遗留的废渣相比,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排危害更为直接,一度直接危及到人畜饮水安全,就连被废水灌溉过的农田也难以幸免。
为此,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规划中将重金属废水治理列入“水口山经济开发区污水深度处理循环利用工程”,目前,水口山工业污水处理厂、松柏生活污水处理厂均已投入运行。
目前,水口山地区水质明显改善,湘江松柏断面水质已由2007年的V类水质提高到Ⅲ类水质,曾家溪、康家溪水质明显好转,重金属污染明显减轻。
尽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对于一个百年老矿来说,任务依然艰巨而繁重。根据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到2018年,即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收官之时,水口山要完成企业周边规划内居民搬迁,全面关停搬迁合江套区域的污染企业,完成水口山有色金属产业园区的循环化改造。
衡阳是全省湘江流域最长的城市。水口山治理,只是衡阳实施湘江治理与保护“一号重点工程”的缩影。2013年到2015年,衡阳市完成省政府下达的湘江治理类项目任务173项,湘江衡阳段干流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基本实现了第一个三年行动计划 “堵源头”的工作目标,污染趋势得到有效遏制。
让工业归工业的火热,让生活归生活的安宁。
锡矿山:抗污树种云雾中顽强生长
2010年,一场整治风暴在世界锑都刮起,冷水江先后6次对涉锑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关闭“两高一资”涉重金属污染企业89家,其中关闭涉锑企业75家,取缔手工选矿小作坊145处,取缔非法锑浮选企业6家,所有非法建设涉锑项目全部关闭取缔。这一重大举动引发全球轰动,国际市场锑价应声而涨。
一年之后,冷水江对涉锑企业再出重拳,对原有5家锑采矿企业中的3家关闭退出到位。目前,冷水江市境内的涉锑企业,瘦身为两家,并全部配套建设了烟气脱硫设施,实现了废气达标排放。
新账不能再欠,旧账努力还清。其中处理锑冶炼过程中产生的废渣——砷碱渣又最为棘手。砷以砷酸钠形式存在,含有剧毒且易溶于水,对土壤、水系统危害极大,成为最难还的一笔旧账,通过技术手段填埋治标不治本,锡矿山联合国内多家大学和科研单位攻关,让砷碱渣变废为宝,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排废难题。
如今的锡矿山,正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矿山的治理与保护也进入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锡矿山的人们,正在为这个百年老矿的发展和新生而殚精竭虑。
霞湾港:一度寸草不生如今水草摇曳
堵住污染源头,清水塘工业区上百家企业成为绕不开的坎,整体搬迁改造成为必由之路。
国家发改委在株洲调研时曾这样评价搬迁难度之大:清水塘老工业区面临的困难与问题,是集全国老工业基地所有问题之和,在全国21个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中,情况最复杂,任务最艰巨。
国家有关部委、省委省政府、株洲市级层面均给予特别关注。2014年,国家发改委将清水塘老工业区纳入全国21家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试点;省委省政府专门出台《关于支持清水塘老工业区整体搬迁改造的通知》,株洲市委市政府相应制订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实施方案。
2014年7月,旗滨玻璃株洲生产基地停产搬迁,拉开了清水塘老工业基地搬迁的大幕,株冶、株化等一批企业搬迁相继展开。截至2015年底,株洲共关闭搬迁工业污染企业168家,淘汰落后生产线39条,在中心城区拆除烟囱115座。
霞湾港重金属污染综合治理工程是堵源头的又一项重点项目。
这条位于清水塘工业区内的湘江支流,曾因是50余家企业的工业废水集纳港,而有“变色龙”之说。数十年的累积积淀,让霞湾港底泥中的镉、铅、汞、砷等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成为下游湘潭、长沙饮水安全的重要隐患。
经过近两年时间的综合治理,沉睡于港底多年的重金属污染物被彻底清除,从根本上消除了霞湾港重金属对湘江水质的污染影响。
现在,经霞湾港排入湘江的水已能清晰看见河底的颜色。
湘阴:大江流日夜 我来送洞庭
2014年4月开始,湘阴组织开展了“湘江流域污染专项整治行动”,对湘江流域500米内的畜禽养殖场实施全面退出,按照整治规划要求,对湘江流域以外的部分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进行了拆除、关停。目前,完成了220户畜禽养殖污染整治工作,畜禽养殖场退出269户、拆除关停83户,如期完成了退出工作。
在大力落实湘江保护和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中,湘阴进一步强化源头控制,深入推进工业企业、工业园区、城乡生活污水污染治理,规范企业排污口,积极调整优化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严格控制重污染企业,全面整顿县内“十五小”企业,目前县内无一家造纸厂,无涉铅、砷、铬、镉等重金属污染企业。
在推进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中,配套建设了洋沙湖大道、工业大道等14.2公里长的排污管网和相关设施,今年10月底投入试运行。启动第一污水处理厂二期建设,完善城区雨污分流,确保城区污水收集率达95%以上,污水处理达标。
2016年,湘阴共检查企业80余家次,出动环境监察执法人员400余人次,对非法向水体排污的行为做到零容忍、严打击,该整治的整治,该关闭的关闭,逐步改善地表水环境质量。同时,禁止在饮用水源地附近新上环境污染的项目,取缔饮用水源地排污口,饮用水源得到有效保护。
水的教训,真的痛到了心里;水的馈赠,真的在慢慢回归。让唐诗中的湘江流进我们的嘴唇,流进我们的血脉;让一江清水更好地造福湖南人民,就是我们的期盼和旨归。
来源:红网
作者:周逸峰 张金东 许敏
编辑:徐丹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