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石珊 通讯员 文兰 熊荣 衡阳报道
“小周同志对村里可熟悉了,就像是我们自己村里长大的娃一样!”南岳镇原泗塘村62岁的老人旷云清点赞道。
“小周同志在我们村里三年多,为我们解决不少难题呢!”受过“小周”帮助的赵永忠感激地说。
……
村民口中的“小周”同志名叫周乐平,是南岳区国家税务局副局长、南岳区驻水濂村扶贫工作队长兼第一书记。
2015年4月,周乐平担任起南岳区南岳镇原泗塘村(现在由原泗塘村和水濂村合并为水濂村)扶贫工作队长。原泗塘村是省级贫困村,贫困发生率超过25.2%、年人均收入仅2100元。周乐平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份子,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全村百姓发展产业,就业增收。2016年全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级贫困村”成功摘帽,水濂村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旅游名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村落在南岳山畔精彩绽放。
“把自己当成村里的一份子”
原泗塘村位于南岳区东北部,海拔600米以上,交通只能步行,交流几乎靠喊,收视靠的是“锅底”,喝的是山沟水,“先天条件”的不足,让村民自己都对发展失去了信心。
周乐平却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泗塘村“扶”起来,让泗塘村富起来。
周乐平把自己当做村里的一份子,深入到村中的各个农户家里,向村民表工作决心,让村民重拾发展信心;他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与村民探讨工作思路,耐心听取村民的想法。
针对村里实际情况,周乐平和其他工作队员一起,为原泗塘村量身定制了《泗塘村三年帮扶计划》和《泗塘村驻村帮扶工作计划》,将村里短期和长期的扶贫帮扶工作都纳入规划当中来。
让他的同事张建新印象最深的是周乐平为了给贫困户筹款跑上跑下的场景。2015年9月,贫困户赵永忠家里的小孩因病入院,需要立即开刀手术。得知此事之后,周乐平一边向上级部门汇报,一边组织村内的党员捐款,先后为赵永忠的孩子筹集了1.8万元的治疗费。
赵永忠说:“周队来村后,很少回自己家,他把村里什么事情都当成是自己家里的事情来做,急我们之所急,想我们之所想!”
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
要想富先修路。到村后,周乐平和其他工作人员多方筹措资金,拉通硬化了原泗塘3组800米余长的通组公路,路修好后,他便开始着手兴建饮水工程,进行农电改造。
原泗塘村民张仁财说:“周书记来了后,村里路通了,村民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用电问题也得到了解决。”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好后,周乐平便开始着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水濂洞风景区就位于泗塘村水濂组内,每年游客可达30万人,周乐平利用水濂洞风景区的自然优势,筹资在水濂洞景区周边建立了百亩果园。同时组织成立了润山润水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农林业+旅游业的模式,流转村民土地400余亩,目前已建设好生态荷花园、月亮花海亲子乐园等生态农业和休闲旅游项目。2017年,公司提供就业岗位千余人次,直接为贫困户每户增收5000元以上。
此外,村里还发展特色种养产业,打造葡萄、乌梅、黄金桃、柚子和土鸡喂养基地,推进“月光下的村落”美食街建设,将整个水濂村打造成集美食、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乡村旅游村。
温和、认真、细致、耐心,这是水濂村党总支部书记易东耘对周乐平的评价,正是因为具备这些特性才能做好扶贫工作。“他不计个人得失和村民打成一片,有时还为村民做家务、干农活。现在村民们都快忘记了他是从城里来的干部,都把他当成了自己人,亲切地称他为‘小周同志’。”
“不仅要做好现在的扶贫工作,更要把离开后的扶贫工作做好,让村民不再被贫穷困扰,打造一支‘永不离开的工作队’。”在周乐平心中,村民们贫困户的帽子虽然摘了,但是扶贫工作并没有结束。
目前,周乐平正在规划建设特色餐饮一条街,以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泗塘村的扶贫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待果园收益后,旅游发展起来,村民们通过乡村旅游和种养产业,每户均可增收万元左右,即便工作队走了,他们也不再会被贫穷困扰了……”
来源:红网
作者:石珊 文兰 熊荣
编辑:陈纲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