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11月18日讯(记者 李璐 通讯员 刘红军 刘汝宽)今日,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举行建院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暨木本油料科学高峰论坛。同时,由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与“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重点创新科技平台,在省林科院正式授牌成立。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司司长郝育军,湖南省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胡长清,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剑春,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学校,湖南省科技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建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岩泉,中国经济林协会会长张志达,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书记赵运林,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院长彭长清,湖南省林业局总工程师桂小杰,意大利马尔凯大区驻湖南办事处负责人Cris,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主要领导李昌珠、吴振明以及来自全国240多名专家代表出席大会。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 把成果留在林农家
“以前搞科研,就是一支笔,一把尺,一个本子,就这样坚持下来的。”白发苍苍的科研工作者讲述着曾经无比艰辛的科研之路。60年来,一代代林业科技工作者以科技兴林为己任,披荆斩棘,筚路蓝缕,从一个偏居一隅的试验林场起步,建成了全省领先、全国一流的公益类林业综合性科研机构,为生态强省、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林业科技支撑。
栉风沐雨六十载,风雨兼程谱华章。60年间,省林科院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林农家。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科研成果320余项、国家级专利110项,推广技术成果280余项,培训基层技术人员10多万人次,选育出高产优质的良种260个,在树木引种、良种选育、生态工程、生物质能源、混交林、珍稀濒危树种、植物新种、特色植物、森林保护、林产化工、林下经济、森林康养等20多个重要领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尤其是“油茶雄性不育杂交新品种选育与高效栽培技术及示范”“非耕地工业油料植物高产新品种选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等木本油料2项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油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油料能源植物高效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重点科技创新平台先后落户省林科院,为能源安全、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惠民作出了突出贡献。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林业科研前景广阔
为了有效整合科技资源,构建产业技术创新链,积极推进林业和草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湖南省林科院成立“洞庭湖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国家创新联盟”与“南方木本油料利用科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以保证科研与生产紧密衔接,着力解决林业和草原重大战略需求与共性关键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全球环境治理、气候治理、森林治理等林业诉求渐成共识,林业生物经济、林业生态修复、林业碳汇交易等新业态不断形成,林业科技创新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面向新时代,省林科院可以说前景光明、道路广阔、潜力无限。
胡长清在纪念大会上提出三点要求:首先,要立足“一湖三山四水”生态格局,在森林调优、湿地提质、城乡添绿、产业增效、管服做精上探索新理论、新技术、新装备,为推动湖南从绿色大省向生态强省跨越提供科技保障。其次,着眼于战略性、前瞻性、成长性的关键领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培育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林业科技成果,造就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林业科技人才。第三,根据市场导向和林农需求,围绕油茶、竹木加工、森林旅游和康养、林下经济四大千亿产业开展科技研发、推广和转化,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动林业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刘红军 刘汝宽
编辑:刘威成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