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湖南省委党校中青班学员正在分享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的心得。
参加读书分享会的中青班学员。
红网时刻3月22日讯(记者 陈宗昊 通讯员 刘明发)“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是一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奋斗史”……3月21日下午,湖南省委党校教学楼605教室里,中青班的学员们讨论气氛热烈,原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书分享会。
分享会上,来自中青班不同党小组的学员代表根据自己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的所感所思所悟,围绕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历史背景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省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时艰苦奋斗、刻苦学习,与当地干部群众同甘共苦、携手奋进的情况讲述了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并结合自身实际畅谈了学习体会。
大家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知青经历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通过再次深入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大家的心灵受到了冲击和震撼,得到了洗礼和升华。
学员们表示,通过学习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更加坚定了“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和情感认同,一定要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榜样,切实加强党性锻炼,提高理论修养,增强工作本领,扎扎实实地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领会好、贯彻好、落实好,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贡献力量。
学员代表发言摘登:
长沙先导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邹特: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既是一部“励志书”,更是一部“启示录”。习总书记在知青岁月就爱学习、善学习,在广泛阅读中明确政治方向、汲取历史智慧、陶冶高尚情操,为治国理政积累了渊博的知识体系、坚实的理论基础;办实事、重实干,实干担当的作风让他把每一项工作都抓得系统、深入、彻底;爱群众、重感情,无时无刻不把人民冷暖挂在心头,号召全党全国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
作为国企主要负责同志,要通过不断学习坚定信仰立场,提升思维方式,增强专业技能,以高效的经营管理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不断提升学习水平,提升解决问题能力;发扬实干精神,加快产业发展,加强风险管控,提升核心竞争力;增强群众观念,抓好群众关心的大事、难事、身边事,当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湖南省广播电视局办公室主任 黄远征: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一书,由29名与青年习近平有各种交集的受访对象口述而成,呈现了他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生活。这是一部习近平总书记的青春奋斗史,更是一部大时代下个人成长的心灵史。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青年习近平的成长经历,看到了他爱学习、能吃苦、存仁心、有理想的崇高品格,读懂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成的历史起点。
一是心系人民是人生向上的初心。二是艰难困苦是人生难得的磨炼。三是勤奋学习是人生成长的阶梯。四是踏实工作是人生价值的达成。
读书,是读人,更是观己。今天,我们中青年干部在新时代应有新作为,信仰坚定,格局宏大,视野开阔,履职担当,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平凡的岗位干出一番事业。
湖南省自然资源厅办公室主任 覃佐彦:
做好新时代的宣传工作,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的故事,是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工作。《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一本好书,书中生动地反映了习近平总书记怎样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和品格,培养深深的为民情怀的经历。读后让人深思,催人奋进。
一是要立终生为人民服务之志。2015年,总书记回到梁家河时说过,那时候,我就讲,今后如果有条件,有机会,我要从政,做一些为老百姓办好事的工作。就当时而言,总书记不可能预料到自己今天所处的位置。他的志向是为老百姓办好事。有了这样的志向,就不难理解他先后写了8份入团申请书,10份入党申请书,就不难理解他为什么在白天艰苦的劳动后,还挑灯学习到深夜。人有了大志,就有了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
二是要始终对人民保持深厚感情。万事都有根源,习近平总书记大力推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领导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脱贫攻坚战,始终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这和他七年的知青生活紧密相关。在陕北高原的千沟万壑中,他深入了解了中国的国情,在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劳动和生活中,他同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三是要始终与人民同甘共苦。知青岁月中,习近平什么苦活累活都干过,担任支部书记后,又带领群众打淤坝地,修路打井,建陕西第一座沼气池,以自己的实干苦干引领群众过上好日子。
总之,我们要向习总书记学习,真正接地气,了解民情,贴近人民,培养和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
湖南省人大《人民之友》杂志社副主编 田必耀:
习近平总书记1969年1月来到陕西延川县文安驿公社的梁家河插队落户,当时不满16岁。他入党经历了很多波折,反复写入党申请书,交到组织上有十次,尽管每一次都遭到冷遇,但青年习近平始终不放弃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信念,经受了考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1974年1月,他终于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当时的文安驿公社党委书记白光兴回忆说:“入党提干上大学都是近平奋斗的结果”。
青年习近平的人民情怀和奋斗精神相辅相成,从插队落户,到入团、入党、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推荐上大学,七年知青岁月的磨练,在特殊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生活中,他始终坚定信仰、积极进取,刻苦学习、淬火成钢,苦干实干、迎难而上,怀着对人民深厚感情,致力为人民做实事,靠奋斗得到了组织的高度认可,靠奋斗赢得了群众的衷心拥戴,靠奋斗在黄土地上实现了人生价值。走进新时代,我们要始终为人民不懈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
湖南省农业农村厅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处处长 张琼瑛:
《习近平的七年青春岁月》去年我读过,今天再读,又得到了新的启示。
启示一:在梁家河,习近平同志坚定了理想信念。年轻的他能够很快融入那片黄土地,重重困难没有使他消沉,反而锻炼出了他顽强的奋斗精神,培养了他深远的家国情怀,坚定了他毕生的理想信念。
启示二:在梁家河,习近平同志得到了全方面锻炼。习近平同志爱读书爱思考,在那时就读过很多马克思的著作和毛主席的文章,比如《资本论》《为人民服务》等,而且边读边劳动实践边思考,在当时就形成了对世界对人生的比较全面系统的看法。
启示三:在梁家河的奋斗,为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积累了经验。无论是在赵家河大队还是在梁家河大队,习近平同志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勇挑重担,积极开展群众工作,发展农业生产,带领干部群众为改变生活而努力,为他今后治国理政积累了初步经验。
梁家河的岁月,是习近平总书记人生经历中十分重要的一段。我读这本书后,更加敬佩习近平总书记的个人品格,更加坚定了做到“两个维护”的决心。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直属学院党支部书记 周可宝:
习近平总书记作为“老三届”中年龄最小、插队地方最苦、插队时间最长的知青,他的经历为我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知青七年“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历练故事,再现了他青年时期的艰苦生活和成长历程。他的知青经历是当代青年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励志成才的鲜活教材,是党员干部锤炼党性、提升素质的生动范本,也是国际社会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国家领导人的珍贵历史资料。
我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第一、要学做一个重情重义的人。牢记总书记教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第二、要学做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学习总书记从容、坚韧和淡定的高尚品质;第三、学做一个言行一致的人。保持对党忠诚,坚定“四个自信“,增强 “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
来源:红网
作者:陈宗昊 刘明发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