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湘西3月26日讯(通讯员 向晓玲 张建辉)“能不能把他留下,不要让他走?”听说村里第一书记要调整,这几天,新田村村民纷纷打来电话,恳求将高书记留下来。
百姓口中的高书记是泸溪县委组织部派驻联点扶贫村新田村第一书记高佳。2016年3月,他来到新田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驻村三年里,他凭一副把村民当亲人的“热心肠”,赢得了村民的信任;靠着一张婆婆“叨叨嘴”,为村里办了很多难事;用一双不喊累的“勤快腿”,使扶贫工作结出累累硕果。
“他搞扶贫有‘两把刷子’!”
“短平头、国字脸,一口长沙话、逢人便笑……三十而立的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有点憨厚拘谨,但和蔼可亲。”村支书陈宏志说,“不要看他平时‘话少’,但搞工作很有思路和‘诀窍’!”。
入村当天的第一件事,高佳便爬到村后的高山上,仔细打量全村,用手机拍下全村旧貌:全村砖房30栋,两层楼10栋,后山土地荒芜,一条2米宽的泥巴路从村口延伸到村尾。
贫困户115户45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三分之一,稻田面积不足1000亩,人均纯收入不足2400元,村里负债1万多元……盘清家底,高佳与村委班子开始着手驻村扶贫工作。
扶贫抓关键,从抓村级党组织建设入手,2017年村支两委换届,在他的倡导下,选举了2名带富能力强的党员进入村级班子,并为规范落实村级党组织生活制定了规章制度。
定期召开村委会、村权监督月例会、主题党日,按月公示村级财务。如今,村里的党员过上了正常的组织生活,群众对村委班子更信任、更满意。
要脱贫先修路。只有路通了,农产品才能销售出去。说干就干!2018年高佳与村“两委”班子先后辗转县扶贫、发改、交通等部门10余次,终于一条投资38万元3公里长的产业路于2018年5月30日正式开通。
“路通了,下一步我们要加快发展产业,才能促进百姓增收。”经过村支两委商议、党员会议讨论、群众大会表决,该村与中联天地油茶公司合作,开发油茶种植1500亩、黄柏60亩,并与邻村合作开展脐橙40亩。如今,村里以集体入股的方式,与邻村合建了200Kwp光伏发电,种植佤乡米、烤烟产业100多亩,201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5500元,105户441名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我们脱贫了,高书记当记头功!”新田村民逢人便说,“搞扶贫,小高有‘两把刷子’!”
“跑得最勤快的驻村干部!”
“今天到一组走访杨桂菊,反映要解决危房改造问题。”每天临睡前,高佳都会在民情日志上记下当天走访中了解到的百姓‘心声’。
“高书记,做事很实在,从不搞‘花架子’。”讲起高书记帮助自己建新房的经历,贫困户杨桂菊记忆犹新。
60多岁的杨桂菊,体弱多病,全家4人住在不足60平米的木房里,经济负担全部落在30多岁的儿子刘序和身上。
木房破旧、常年漏雨,每每入户走访,听到杨桂菊的倾诉,高佳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给我家建新房,高书记跑上跑下,没少折腾,请人来测量、鉴定,帮我拆旧屋、搬运沙石料……”提起高书记做过的事,杨桂菊感慨“遇到这么热心的书记,真是我们贫困户的福!”
“我们危房改造项目审批慢一点,他电话接二连三打过不停。”“他是跑我们办公室次数最多的驻村干部。”该县住建部门和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
“谢谢您,高书记!没有你的帮助,我家也住不上这么好的房子。”2018年除夕前,从外务工回来的刘序和来到村部楼当面感谢高书记,非要请他到家里喝两盅。
“精准帮扶住新居、沐浴党恩过小康;安居乐业赋新篇、扶贫政策暖人心”。2018年春节新田村家家户户正门上贴满了春联。
“只有贫困百姓吃好、住好……我们驻村干部才能问心无愧……”离开新田村当晚,高佳在扶贫日记里写下驻村三年的感言。
“第一书记样样都在行!”
“高老弟吗?
我家的灯没亮了……。”
“陈奶奶,你稍等一下,我马上过来。”
不到10分钟,高佳买来了新灯泡,来到陈奶奶家,检查线路,安装灯泡。
在新田村,说起高书记的名字,老人们亲切地叫他“高老弟”,留守儿童尊称他为“高爸爸”……这般类似亲切地称呼,他有12个。
村主任刘有保说,“哪家劳动力少,农忙时,他就到那家帮忙;哪个孩子作业做不来,爷爷奶奶就会告诉孩子,等下高爸爸到家里来,你问他……高书记啊,这一天我就没见他闲过。”
2016年,村民刘序治的儿子玩耍摔伤头部,住院治疗欠下2万元外债,他打工回来办理报销手续时因不了解情况,一时口误,说是玩儿童车摔伤。保险公司判定为交通意外事故,不予报销。
心急如焚的刘序治找到高佳。经过调查,弄清原委,高佳带着刘序治来到县医保局和保险公司。
不到一个星期,拿到医疗保销费用的刘序治高兴地说,“还是高老弟懂政策、有办法!”
“扶贫政策学习宣传、表册档案填写整理、村规民约制定、抓基层党建、做群众工作……他硬是样样在行!”陈宏志说,“组织调整他到别个村搞扶贫,我们真的舍不得!”
脱贫攻坚冲锋在即,高佳踏上了新的扶贫之路……
来源:红网湘西站
作者:向晓玲 张建辉
编辑:张皎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