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长沙县区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1.5万家

来源:红网 作者:盛磊 彭华 编辑:吴思静 2019-04-29 10:46:40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4月29日讯(星沙时报记者 盛磊 通讯员 彭华)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为科学评估长沙县的营商环境,近日,长沙县工信、统计、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第三方机构,组织开展了一次营商环境评价调查,听取企业、个体户对长沙县营商环境的评价,以及对政府服务的建议和意见。昨日,调查报告正式出炉,截至2018年底,县区市场主体总数突破11.5万家,平均每天产生65家。

本次调查评估,课题组分别设计了营商环境调查企业问卷和个体户问卷,企业问卷包括营商环境总体评价、开办企业满意度、政务服务满意度等13个指标,个体户问卷包括办理手续满意度、市场服务满意度、政策环境满意度等6个指标。

据统计,本次营商环境民意调查,共调查企业约1.41万家,回收有效问卷约1.36万份,有效回收率约96%;共调查个体户9410家,回收有效问卷9133份,有效回收率约97%。

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县用水用气报装办理流程透明度良好、最低工资标准较高、劳动力市场监管力强,政府投标活动的严肃性高、市场准入开放度高等。但在开办企业、获得电力、登记财产、执行合同、办理建筑许可以及获得信贷6个指标方面,与国内发达城市和亚洲部分国家相比,还有提升空间。

近年来,长沙县持续简政放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在“减行政审批事项、减审批环节、减审批时限、减审批费用”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先后出台了《贯彻落实<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导则>的实施细则》、制定了《长沙县优化营商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围绕智慧政务、审批提速、服务提质、减负惠企、环境整治、风险化解等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2018年,长沙县取消各类证明材料140项,构建了“五办”审批服务体系,梳理实施“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事项997项,346项政务服务事项即来即办,288项政务服务事项镇街就近办,“2430”工程打造了全省最快的审批速度。

数据显示,在这11万余户商事主体中,属批发和零售业的近5万户。作为长沙县支柱产业之一的制造业商事主体超过5000户,以汽车制造和机械制造为主。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才挂牌成立的黄花综合保税区商事主体呈现爆发式增长,一年多时间注册企业达205户。

集群注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商事改革持续推进,不断刷新企业申办时限。去年,长沙县承诺企业开办2个工作日内完成,这一速度全省领先。不久后,速度再次刷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长沙县为“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改革试点单位,全程“信息跑腿”,最快半小时就能完成企业开办。

企业开办提速,民企数量增加,反映全县营商环境趋优。事实上,帮助企业快速开办只是“请客入座”,要营造更好的“客户体验”,政府还得当好“店小二”,持续服务。

日前,长沙县对外发布了优化营商环境“1+4+4”工作实施方案,铺排四项专项行动和“四个一”活动,形成二十条具体政策和措施,将以企业需求和群众满意为导向,全面建设“五心”营商环境——最省心的政务环境、最贴心的服务环境、最放心的法治环境、最暖心的人文环境和最安心的生态环境。

来源:红网

作者:盛磊 彭华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4/29/5398489.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