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4月29日讯(通讯员 吴磊)4月27日,“生态文明与教育高峰论坛”在湖南农业大学举办。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杂志社、研究机构等专家、学者、齐聚湖南农大,围绕高校如何主动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加快构建学科交叉融合进行深入探讨。
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五位一体发展战略要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直以来,湖南农业大学作为我省唯一的农业高等院校,坚持对接国家战略发展要求,文理交叉融合发展,自主设立教育生态学博士点,开展相关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校党委书记陈弘认为农业高等教育应以“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指引,紧扣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命题,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和内部治理、校园建设等各个环节,为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贡献。
省教育厅副厅长唐亚武发言指出,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拥有独特的学科、人才、科研、文化等综合优势。高等教育必须主动适应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命题,进一步明确重点方向,发挥独特优势,在全面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着力培育美丽中国建设者上下功夫,在深化相关领域国际合作上下功夫,勇做绿色教育的高端提供者、绿色科技的坚定推行者、绿色文化的前沿引领者、生态治理的深度参与者,引领支撑我国和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论坛分为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两个阶段。主题报告第一部分,围绕教育可持续发展问题,广西师范大学贺祖斌教授、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熊建辉教授、湖南农业大学邹冬生教授分别做了《高等教育生态承载力问题研究》《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全球议程与中国方略》《生态文明与教育发展—泛义生态学视角》的主题发言。
第二部分围绕教育生态问题,华中科技大学陈廷柱教授、广州大学刘晖教授、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赵雄辉教授分别做了《优化教育生态,共享美好生活》《生态文明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治理》《注重共建共享,优化基础教育生态环境》主题发言。各位专家的报告引起了参会者的高度关注和广泛讨论,学者们认为会议发言对教育生态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论坛与会人员分为两组开展分组讨论,围绕“生态文明与教育发展动向”,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岳伟、湖南大学助理研究员成希、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胡何琼、黄冈师范学院博士生岳涛分别就《关于教育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思考》、《研究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试析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学课堂生态》《网络生态视域下“师德” 舆论环境危机与重构》等做了主题交流。围绕“教育生态治理”,西安外国语大学博士邓飞、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徐洁、衡阳师范学院教师邓启云分别就《美德可教吗?—对生态伦理行为影响路径的实证检验》《生态教育的语言限度及其超越》《师范生课堂生态问题调查研究》做了主题交流。
闭幕式上,华中师范大学岳伟教授和湖南科技大学周险峰教授分别对小组讨论作了总结发言。
最后,湖南农业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郭丽君教授详细介绍了学院教育生态学博士点的建设情况,并对会议研讨的阶段成果做了总结。
来源:红网
作者:吴磊
编辑:吴思静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