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永州道县东南部的四马桥镇,有一座静谧乡村去年被改名为小週塘村,改名之前这里叫富足湾。村里人告诉观潮君,其实村子还改过一次名,“新中国成立之前,这里叫苦竹湾,新中国成立让穷人终于翻身当了主人,生活自此有了盼头,所以改名为富足湾。”
在富足湾一户村民的两层小楼边,沿着石阶蜿蜒而上,曲径通幽处的一个山洞似已在此驻足千百年,无声地记录着山下这座乡村的历史风云。
而在85年前,一位29岁的年轻人与这个山洞的故事是那样气吞山河,他那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必须浇筑于中国革命史的青铜器上。
他叫陈树湘,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数次饱含深情地传颂这位“断肠将军”的铁血事迹。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在国民党围追堵截的疯狂围剿下,时任红三十四师师长的陈树湘奉命率部担负全军后卫,掩护红军主力和中央机关。
1934年12月1日,陈树湘率领红34师60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的血战,成功掩护中央机关和中革军委纵队、主力红军渡过湘江后,被敌截断前进的道路,无法渡江追赶主力。陈树湘率领红三十四师余部突出重围,转战广西灌阳和湖南道县、江永、江华一带。
12日,在江华牯子江渡口抢渡潇水时,师长陈树湘腹部中弹、身负重伤。
陈树湘
12月15日,身负重伤的陈树湘在道县四马桥镇塘坪村冯督庙(洪都庙),组织力量掩护余部突围,与敌人战至弹尽粮绝,同一名警卫员一起不幸被俘。
一名红军师长的被俘,对敌军而言,无异于如获至宝。见其伤势严重,为他找医送饭,一边邀功请赏,一边企图从陈树湘口中得到红军的情报。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陈树湘毫不动摇,拒医绝食,坚持斗争。身体越来越虚弱,生命垂危。
敌人无奈只好于1934年12月18日拂晓,将陈树湘押解至道县县城。当行至道县蚣坝镇石马神村时,陈树湘乘敌不备,在担架上忍着剧痛,从伤口处掏出自己的肠子,大喊一声,将肠子用力绞断,壮烈牺牲,践行了他“为苏维埃新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铮铮誓言。
这一年,陈树湘牺牲时年仅29岁。
诗人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英雄离去已过八十五载,英雄的故事却始终被人铭记,英雄的壮烈一直在被人传颂,英雄的灵魂始终活在党旗下。
习近平总书记数次以陈树湘烈士的英雄故事教育全党赓续红色基因,“把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优良传统一代代传下去”。
2014年10月,在福建古田召开的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讲述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四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的壮烈故事,让在座的与会代表无不为之动容。
2019年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联组讨论会上,提到了一部名叫《血战湘江》的电影,而这部电影的一位主角正是陈树湘。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其中又一次提到了陈树湘的名字。
陈树湘1905年生于湖南长沙,5岁丧母,8岁就开始到地主家里放牛、干农活,成了一个小长工。但不久,家乡一场大旱,连长工也做不成了,父亲就带着他颠沛流离,来到长沙小吴门外陈家垅,以种菜、卖菜为生。
陈树湘卖菜的地方经常有学生在街头演讲,他每次卖完菜,都会去听,虽然很多时候都听不懂,但听得也很振奋。耳濡目染之下,渐渐的从一个小菜农,蜕变成了一位革命进步青年。
1927年9月,陈树湘参加了秋收起义,并随部队上了井冈山,历任中国工农红军连长、团长、师长等职。
陈树湘打仗机智灵活,智勇兼备,尤其擅长打防守阻击战,年纪轻轻却是红军中有名的防守悍将。因此,红军长征开始后,陈树湘和他的红三十四师就担负起了全军后卫、掩护主力撤离的重任。
戚福贤是道县政协第一届委员,时年9岁。据他回忆,敌人将陈树湘的遗体,抬到县城西面的戚家湾,将长竹杠的一端斜架在戚福贤的祖母住房的土墙上,另一端放在地上,让陈树湘的遗体悬在空中,不让着地。(道县风俗认为:人死后,尸体不能落地,一落地即入土。)
敌人在陈树湘遗体的胸腹部贴有“共匪师长陈树湘”的字条。随后敌人在城墙脚一个叫滴水沟的地方,残忍地将陈树湘的警卫员杀害,并将他们的头一起割下来,挂在道县西门示众三天,又送往长沙小吴门示众。
当地老百姓感念红军,不忍红军的尸骨暴露,冒着生命危险,将陈树湘和警卫员的无头遗体,经西关桥,沿着阴阳村后通往道县二中的大道,抬到飞霞山东麓,将烈士的遗体安葬。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总会有人为了筑路夯基而牺牲,陈树湘和他所在的“绝命后卫师”为了主义、为了理想、为了信仰,义无反顾地作了那抔垫起车轮的尘土。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这里的力量不只是说能走的多快、多稳、多远,而更在于每一次的抉择。是昂首向前还是怯懦退后,是坚守底线还是放弃原则,是把信仰至于生命之上还是把利益摆在信仰前头。
观潮君一路采访一路感佩,用“断肠明志”的方式坚守自己的信仰,用一种近乎唐吉诃德式的勇敢和执着来捍卫自己内心的信仰与纯粹,恐怕是年仅29岁的陈树湘最为了不起、让人肃然起敬的地方。
历史是人写的,但很多人写不进历史。陈树湘的那一页字数不多,却笔力雄健、厚重,让后来者仰望。
这里曾是一位红军战士的坟墓,目前烈士遗骸被迁往了烈士陵园,但仍看到有群众前来祭扫。
周家祥,1954年出生,现为道县西洲城中社区党支部副书记、治保主任,世代居往于阴阳村。据他回亿,村中老人都知道飞霞山上有一大一小两座红军墓。
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每年清明,都有单位和群众送花圈扫墓,送的花圈也是一大一小两个。到了七十年代,“破四旧立四新”,严禁扫墓。从此,来扫墓的人逐渐少了,最后淡忘了。“但是,村里有人想在红军墓旁边开荒种地,仍被村中老人制止。”
富足湾(现小週塘村)路边插着红军旗帜,村里的农民大多都建起了两层的楼房。
道县史志办工作人员周喜竹告诉观潮君,她上小学时,每年清明节,老师都要带她们到潇水河边的飞霞山上祭扫红军墓。
2011年教育部在全国128所中小学开展了以“‘双百’人物中的共产党员命名班级”的授牌活动,其中长沙县开慧镇中心小学五年级(1)班被命名为“陈树湘班”,学习陈树湘烈士的英雄事迹成为学生入学的第一课。
英雄永远都不会被人民遗忘,英雄永远都会有属于他们的殿堂。
站在陈树湘被捕的山洞前,当年的枪炮声、喊杀声仿佛透过时空迎面而来。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李贺想要从军博取功名,而陈树湘从军是为了人民。
陈树湘没能“万户侯”,但人民心中的“凌烟阁”会永远有他的一席之地。
今天我们对陈树湘们纪念、怀念、感念,是感恩于他们为了今天所作出的巨大牺牲。换一个角度,今天他们的故事得以传颂,是否也说明今天正是他们为之奋斗、为之赴死也要博取的样子,今天的中国足以慰藉英灵。
又或者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历史的接力棒,已经递交到今天的我们手中。
我们,该好好想想怎么跑好我们这一棒!
来源:观潮的螃蟹 作者:王义正、李俊杰
来源:红网
编辑:刘仲九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