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非“湘”约企业行⑤丨中国电科48所与埃及共同书写“520”

来源:红网 作者:姜心玥 编辑:向宏鑫 2019-05-25 11:59:22
时刻新闻
—分享—

埃及军工部部长一行_meitu_2.jpg

埃及军工部部长一行来48所考察。

QQ??20190525110009.jpg

2018年9月13日,共建的“中埃联合实验室”建设速度和服务能力在“中国—埃及第7次科技联委会”上获得两国科技部长及我国驻埃及宋爱国大使的高度评价,并一致同意支持“第二期”——测试中心项目。(资料图)

DSC_9666_meitu_3.jpg

48所所长助理肖昕接受记者采访。

红网时刻记者 姜心玥 长沙报道

5月20日,第一片埃及自行生产的高端太阳能电池片成功下线,结束了埃及没有一条完整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线历史,实现埃方自行生产高端电池片的“零突破”,为埃及新能源行业树立了新的产业标准。这依赖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后简称48所)对埃及的技术支援,更是中埃双方科研人员共同克服种种困难取得的成果。

520实现电池片突破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电科48所全面参与“一带一路”建设,2016年,在积极践行实施响应国家倡议的有大局观与前瞻性项目,加快埃及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推动我国光伏装备、技术、标准“走出去”,中埃携手启动了“中国-埃及可再生能源国家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

“这个实验室是完全按照中国标准和中国技术设计和建造的,实验室有65台(套)大型设备是我们48所自主研发设计的,并且还按照埃及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改进。2018年5月,这些设备陆续托运至埃及。”48所所长助理肖昕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道。

两年多的建设期,中埃双方的科研人员共同克服了特种运输、实验室净化改造,原辅材料、沙漠气候环境下设备运行等诸多困难,成功拉通了埃及首条完整涵盖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各环节的生产线。这条主要用于为埃及培育太阳能光伏研发能力、培养光伏新能源人才、建立相关产品国家标准的电池生产线见证了中埃的深厚友谊。在建设期内,双方进行了近50人次的交流访问,中方累计派出近20人次的科研技术人员赴埃及,近200天在埃方的工作时长,让埃方感受到了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科技合作上的诚意和实力。

“今年5月20日,经过48所科研人员详尽细致地培训后,由埃方人员完全独立操作,成功地将涵盖7大工序,涉及20多种专业设备的光伏电池生产线运转起来,并生产出第一批高效光伏电池,成为埃及新能源领域的里程碑。”肖昕说:“这是520的礼物。”

光伏产业促进未来发展

随着非洲经济的发展,非洲对用电量的需求以每年40%的速度在增长,供电缺口越来越大。埃及坐拥丰富的阳光资源(首年有效小时数在2000小时以上,比中国西部还要高)和纯度较高的硅矿资源,为加快推动工业化建设,埃及政府确定优先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光伏产业。从2016年起埃方计划打造建设一个涵盖“从砂子到光伏发电”的GW级光伏产线的工业园,并将中国电科作为优选合作方。

据了解,该项目将运用中国电科成熟的技术体系建设,预计总投资15亿美元,能帮助当地3700余人就业,光伏产业链年产值可实现超过5亿美金,项目建成后将使用最新的节能技术并实现可循环利用,极大地提高了项目的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为埃及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促进埃方工业化腾飞发展。农业方面,48所领先的新智能光伏系统促使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实现双效发展,让埃方农民收入呈现叠加效益,从更宏观的视角来看,项目建成后将渗入到各行各业,促使光伏与农业、工业、商业的、有机结合,有着“1+1>2”的发展潜力。

肖昕说:“未来在项目实施中,48所将多维度多方位的与当地相关企业和机构展开深度合作,积极加强和当地的客户、政府、机构、协会、商会、银行、合作伙伴甚至媒体的广泛合作,为中非合作共赢、幸福共享贡献一份力量。”

来源:红网

作者:姜心玥

编辑:向宏鑫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5/25/553555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