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客从何处来:湖湘文化里的江西DNA

来源:红网 作者: 常立军 编辑:宋芳 2019-05-26 08:57:19
时刻新闻
—分享—

12091558803157562.jpg

撰文/潇湘晨报记者 常立军

湖南人爱说,自己祖上来自江西,可是我们了解江西吗?

不得不承认,对于江西,大多数人一直是有偏见的。印象中,它似乎更多的是一个重要的革命老区,对于江西的历史,我们了解得太少。在经历了数日的采访后,我们深感,江西在古代时期的发展远胜过湖南。从“孤篇横绝”到“唐风宋雨”,古代的江西文化远比我们想象中精彩。

来自“发达”地区的江西人,给当时的湖南带来了什么?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汇,又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文化现象?探究近代湖湘文化的起源,湖南与江西关系或是个角度。

古代江西文化的精彩得益于外来移民

湖南人绝对不是来路不明,我们许多人来自于曾经“阔”过的江西。

1989年在江西吉安大洋洲发现的一座商代大墓,出土青铜器多达480余件,被称作“一次改写了江南文明史的文物大发现”。可谓“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单就人才而言,江西曾经人才辈出,学风浓厚。以庐陵文化的中心吉安为例,明朝之前的数次历史南北大移民,为这里输送了大量的优秀人才,移民,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它是江西建制最早的古郡,人文灿烂的“状元之乡”,号称“三千进士冠华夏,文章节义写春秋”的江南望郡。

书院,即是一个有代表性的产物。我们在吉安赣江边的洲上,拜访了洲上的白鹭洲书院。这座书院正是在南宋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修建,由当时的吉州知军江万里创建,它和庐山的白鹿洞书院、铅山的鹅湖书院、南昌的豫章书院齐名,合称为古代江西四大书院。

白鹭洲书院掩映在极为葱郁的茂林之中,旁边就是江西省的重点高中白鹭洲中学。书院入口处树立数座雕像,均为吉安籍名人,棂星门前便是文天祥雕像。宝祐四年,文天祥高中状元,同榜中39名进士均为吉安人,一时朝野震惊。著名爱国诗人刘辰翁、邓光荐也出自这里。吉安在唐宋时期,人才爆发式增长,欧阳修、杨万里、谢缙、胡铨都出自这片土地……而他们的祖上,几乎全是移民。

近代湖湘文化兴盛离不开江西移民

元末明初,朱元璋与陈友谅在江西长时间持续作战,江西成为战争重灾区,大量移民被迫前往各地,湖南因此受益。湖南的移民,延续数代,历史上的数次移民,为湖南提供了一个历史发展的新机遇。唐宋时期,已有大量移民从各地迁往湖南,极大促进了湖南的整体文化水平,曾国藩的先祖就是在这个时期由江西迁入湖南。明清时期,移民再次大规模向湖南迁徙,成为湖南迁入人口最多的历史时期,这些移民,带着文化与财富,对湖南的经济和文化,助推湖南再度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湖广熟,天下足”,湖南的粮食与人才,都进入了一个丰产期。

近代以来,殖民主义者的入侵,让文化上传统保守的江西显得无所适从,江西似乎更能够适应传统社会的发展模式,而湖南,则对这种新形势做出了极为恰当的反应。虽然湖南也有极为顽固的保守势力,但对于新思潮,同样有着极强的包容性,无论保守,还是求新,湖南人总能做到极致,这似乎是移民所具有的一种天然精神。一时间,新风浩荡,湖南人一跃而上近代史的舞台,酣畅淋漓地演绎出一部精彩的大戏,而江西,似乎从此开始变得沉默起来,再也没有重复历史上的辉煌。

湖南人谭嗣同曾评价说:“江西习俗守旧,愚如土番,上无开民智之官,下无通民情之学会,一睹俗人妇孺意计中所不能有之雄图霸业,势必群然奔骇,不恤出死力以相沮挠,则忧而败。”

谭嗣同的话说得比较“毒舌”,但也真实反映出当时江西的风气。当时的江西人,依然沉浸在“读书做官”的美好理想中无法自拔。清末江西籍京官胡思敬在《国乘备闻》中所说,“江西人嫁女,必与秀才”,应该就是这种心态的反应。

湖南的罗氏与曾氏两支,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表现同样精彩,他们在近代湖南的舞台上,可谓“风流人物”。罗氏家族的罗典,为鼓磉洲罗氏第十三世,豫章罗氏珠公六十三世孙,他出任岳麓书院山长,并且五次连任,主持岳麓书院长达27年。岳麓书院在他主持下,发展达到了最高峰。陶澍、贺长龄、贺熙龄、魏源、汤鹏、唐鉴、邓显鹤、彭浚、严如煜、罗修源、曾国藩、胡林翼、罗泽南、左宗棠、郭嵩焘、李元度、罗汝怀、何绍基、吴南屏……都出自他的门下,史志留名显通学子达近千人。所谓“中兴将相十九湖湘,湖湘英杰十九岳麓”,可以说,没有罗典主持岳麓书院的辉煌,便没有后续湖南人才的整体爆发,他是功不可没的奠基者。

曾氏后人中则有晚清名臣曾国藩组建湘军,成为挽救晚清危亡的中兴之臣,在浩浩荡荡的湘军将领阵营里,祖籍江西者,占了大半。

来源:红网

作者: 常立军

编辑:宋芳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5/26/553624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