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记者在扶贫一线⑨丨雪峰山下毓兰镇 美味莫过“半江鱼”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谢定局 编辑:廖浩宇 2019-06-28 23:20:33
时刻新闻
—分享—

记者扶贫题图.jpg

红网时刻记者 陈雪骅 通讯员 谢定局 洞口县报道

从洞口县城往西朝绥宁县方向走12公里,就到了毓兰镇。

镇后有个凤凰岭,属雪峰山支脉,附近山峰高耸,怪石嶙峋。上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技术人员在这里围山建坝,将当地的“昌溪江”拦腰截断,造了一个方圆几公里的水库,这就是当地有名的“半江水库”。

从镇上到半江水库,有一条两公里长的水泥公路相连。王长江的“半江渔场”,就在进出水库的路边。

好山好水好养鱼

渔场三面是稻田,几十亩水塘连成一片,老远就望见鱼塘边竖着一块广告牌,上面写着“休闲垂钓 美在半江”几个大字。

1978年出生的王长江,是毓兰本地人,原来经营建材批发生意。新农村建设倡导青年回乡创业,王长江寻思:能否就近在家乡做点事情呢?

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王长江发现生态养鱼蕴藏很大商机。

“半江交通便利,水利条件优越,山泉水四季长流,在特种鱼养殖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2015年9月,经过反复考察论证后,王长江与傅兵等3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说干就干,成立了半江生态渔业有限公司,踏上了创业之路。

公司在毓兰镇山阳村九狼丘租赁了200亩连片土地,投资200余万元建成了生态养鱼基地。基地鱼塘内不仅放养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还有桂鱼、财鱼、中华鲟等本地难得一见的特种鱼,现在公司有养殖面积50多亩,年均生产成鱼1000余吨。

QQ图片20190613105106.jpg

群山环绕的半江渔场。

公司对鱼塘周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增加了休闲设施,设置了垂钓区,每当周末和节日,来这里钓鱼休息的游客很多,“一些外省如广东、江西的客人也慕名而来”。

得近水楼台之便,合伙人还在渔场旁边开起了农家乐。傅兵和爱人王翠凤经营的餐馆,能同时容纳百名以上游客就餐。

“大厅就能摆七八桌,去年半江水库景区举办‘恐龙节’,许多外地游客开车进来,车子一直从景区停到镇上,就餐的人多,最多一天赚了六七千元。”王翠凤介绍,平常遇到生意好的时候,就请村里人帮忙,一天支付工钱不低于100元。渔场的消费带动力让大伙尝到了甜头。

多元合作带动贫困人口获利

经过不断努力,半江生态渔业有限公司在一步步发展壮大。王长江也因率先在洞口县发展渔业生态养殖,成了远近有名的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公司积极政府号召,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努力拓宽贫困人口就业增收渠道。

王长江介绍,为带动贫困户致富,他们推广了“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多元股份合作模式,保障合作社、贫困人口在产业发展中获得双赢,有效推动了“生态农业+乡村旅游”的融合。

QQ图片20190613105025.jpg

在山泉水中放养的鱼生长很慢,肉质鲜美。

在日常管理上,合作社专门聘请了村里的3户贫困户,让他们种草、割草并进行鱼塘的日常维护管理等。在利益分配上,也优先考虑贫困户的利益。

“我们以0.6元/公斤的价格,收购周边贫困村民从田间地头收割来的青草,解决了贫困户的生活困难。2017年,我们合作社带动21户共100余名贫困户入股,到2018年10月,全村人均分红354元,总计47436元。”

王长江说,为打造生态养鱼的品牌基地,公司常年聘请技术专家指导,他本人也经常参加省市组织的学习、考察活动,借鉴外地生态养鱼的成功经验,并推广应用。

“渔场为保持活水养鱼,充分利用山泉水,鱼在这样的环境下生长虽然缓慢些,个头也相对小一些,但是肉质好、口感好。渔场全部以青草养鱼,始终将养殖品质放在第一位。”傅兵说。

公司现在打破了传统渔业注重养殖销售的单一模式,拓宽至休闲垂钓、农家乐、生态农庄和观赏鱼交易、特色水上服务等休闲渔业。

在王长江等人的带动下,创富乡风在当地得以流行。

“接下来,我们计划继续扩大规模,包括扩大特种鱼养殖规模,再发展150亩有机生态园和200亩农业观光区,争取带动更多贫困村民致富。”王长江说,前不久,公司组织带领村民代表赴湖北考察学习稻虾共养和莲虾共养技术。

“我们不仅要让更多人知道‘半江鱼’这个品牌,也要用实际行动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

来源:红网

作者:陈雪骅 谢定局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6/28/562233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