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后的红米旱稻。
红网时刻7月2日讯(双牌站记者 唐雯 通讯员 罗伟 陈海欧)在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青春村的山坡上,成片成片的旱稻茎壮叶翠,给这片大山增添了又一抹新绿。这种旱稻叫红米旱稻,又叫陆稻,从外观上看,它们与普通水稻没有什么不同,但它们却能长在高山上滴水不见的黄土地里,而且根系发达,耐旱、耐热,抗虫、抗病性强,种植时间与单季稻差不多。
红米旱稻在双牌县上梧江瑶族乡等地种植的年代已久,大家都是利用头年种生姜的林地来进行旱稻连作。可由于产量太低,种植的农户越来越少。近年来,双牌县农业部门对该品种进行了改良,使的它的耐旱、耐热性,抗虫、抗病能力更强,产量也有较大提升。
经过保护性繁育和品种改良后的红米旱稻,穗长能达到25厘米以上,每穗平均结粒数达到110粒以上,亩产量将突破400斤大关。
来源:红网
作者:唐雯 罗伟 陈海欧
编辑:于佳丽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