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络催生“代吃代喝代扔垃圾”,连肥胖都能呼叫转移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邬丽 编辑:廖浩宇 2019-07-06 23:04:00
时刻新闻
—分享—

647610961副本.jpg

最近,闲鱼上出现了一些帮人代喝茶颜悦色的长沙人。

红网时刻记者 刘璇 实习生 邬丽 长沙报道

自长沙成为新晋网红城市后,有网友喊话:千万别把茶颜悦色喝贵了!于是,喝一杯茶颜悦色奶茶,成为很多没来过长沙的小伙伴心之向往的事情,一桩生意也在此时悄然而生。最近有人发现,闲鱼上陆陆续续出现了一些帮人代喝茶颜悦色的长沙人。

这帮开发了全新服务方式的“长沙人”美其名曰:“为了尽自己所能造福广大外地朋友。”他们为外地的朋友们到茶颜悦色门店喝一杯奶茶,然后声情并茂地传递这种快乐。

这并不是长沙人的一次自嗨,翻看一下闲鱼,有不少人真的做成了生意。甚至还有买家发来感谢反馈:“只需要10块钱,网线维系的交易就能呵护远在千里之外的胃的寂寞。”

有专家表示,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社会逐渐发展成一种媒介中介化的社会,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利用媒介去进行一些体验,“代吃代喝”就是一种人类依赖媒介而进行的体验式消费。

用图文唤醒对方的味觉和唾液腺分泌

“你好,我要一杯幽兰拿铁。”

“纯纯的茶香,脆脆的坚果,入口即化的奶油,炎炎夏季,喝一口,冰冰凉凉直沁人心脾……”7月3日下午4点,在闲鱼上接到订单的网友“袖间飞雪”恰好在坡子街附近,于是就近买了一杯茶颜悦色的招牌产品,生产出了以上文字。

光有文字还不行,每一张发给对方的图片,都要各种角度拍摄,并且精心加好了滤镜,再配上一段优雅的“喝后感”,“袖间飞雪”试图用图文的力量唤醒对方的味觉和唾液腺分泌,造成其满嘴奶香的幻觉。

“袖间飞雪”一名在长沙读书的大学生,平时喜欢喝茶颜悦色,想着好玩,就在闲鱼上发了一条“茶颜悦色代喝”。没想到挂出来不到半个月,他就喝了超过8杯了,甚至还调侃自己“最近胖了”。他表示:“代喝时和买家像朋友一样聊天,奶茶喝到了,朋友也交了,满满的双倍快乐。”

489465008副本.jpg

长沙卖家“袖间飞雪”已帮人代喝8杯奶茶。

25岁的谢洋,一毕业就在长沙开起了民宿,平时也出售一些演唱会和娱乐节目的门票,积累了大量的外地年轻客群资源。7月3日下午,他在朋友圈发布了一条代喝服务,7月4日便成功接到了单,“就是上客户的微信号啊,发发朋友圈,定定位”,谢洋分享到,他做成的这单主要是帮助客户在朋友圈打卡。

记者也在网上体验了一番“代喝”,点了杯“子时雪芒”后,卖家不一会儿就去到了门店。“奶油还是那个味,把奶油吃完后下面是芒果冰沙,芒果味很浓,没有那种冰渣,很绵很好喝,喜欢芒果的力推哦。”一段真实的口感分享,一张精心拍摄的照片马上呈现在眼前。

有网友感慨,互联网的交织连接,让快乐从此可以复制,连肥胖都能呼叫转移。

然而,也有部分买家会提出特殊的要求。卖家小邓表示,自己遇到一个买家出于好奇想跟她视频,观看她喝奶茶的直播。但其实,小邓早已标注过“不视频、不直播”。虽有点不情愿,但由于买家已下订单付款,小邓还是满足了对方的要求。对于这种超出事先写好的服务范围的“代喝”,小邓的内心有些许尴尬。

根据买家要求进行“私人定制”

代喝的只有茶颜悦色吗?记者在闲鱼上搜索“代吃代喝”,一秒钟弹出了许多种商品,“代喝奶茶”“代吃雪糕”“代吃薯条”……售价从0.01到几十元不等。

437604917副本.jpg

有卖家在闲鱼上挂出了“代撸猫”的商品。

此外,记者还发现,一些二手买卖APP、购物APP等网络平台的“代吃代喝”服务越来越多,他们会根据买家的要求进行“私人定制”,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将代吃代喝体验反馈给买家,甚至还衍生出了各种五花八门的其他服务,例如“代跑步”“代观影”“代逛街”“代撸猫”等。

1013620147副本.jpg

上海卖家出售“帮人代扔垃圾”服务。

最近,上海实行了“垃圾分类”,就有人迅速抓住这一商机,推出了“代分类垃圾”服务,甚至还提供“包周”“包月”等各种服务类型。“你还在为垃圾分类苦恼吗?你还想每天接受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吗?如果你不想,那就来找我吧,单次两块,包月50。” 

有卖家表示准备把代分类垃圾当做一个创业项目去做,并直言“我觉得以后代分类垃圾这个新行业,会像小黄车一样广铺全市。”

最近,饿了么也推出了一项新业务——代扔垃圾,在APP首页的“跑腿”中可以使用,一单12块,跑腿范围不超过3公里。不过,该项业务需要用户先将垃圾分类好,再由小哥扔到指定垃圾桶。

“代分类垃圾”行为长期进行将丧失其本意

为什么这种看似奇葩的交易会在年轻人中悄然兴起? 记者发现,真实“代吃”者多为学生,乐趣在于社交。

“有的人找代吃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能吃,而是看别人吃得香自己就高兴。当然也有的人就是为了拿到素材发朋友圈或者做小视频,也有的人就是为了聊会儿天。”一位长沙的卖家表示,她已经服务过10余名顾客,很少有人找“代吃”就是为了知道某新品到底是什么味儿。在她看来其实大多数顾客最享受的是在和她讨论如何吃、吃到什么程度、如何拍小视频这个环节上,享受的是沟通的乐趣和最后的成品,而并不是吃本身。

对此,湘潭大学应用社会学兼职教授方向新表示,这种“代吃代喝”的现象,一方面可能与人的“显摆”心理相关,为了在朋友面前炫耀,得到朋友的点赞,选择“代吃代喝”服务来定位发条朋友圈。但现代人的生活应该是个性化的,如果为了微信打卡而选择“代吃代喝”,反而越活越复杂,这不是一种真正的现代人所为。另一方面可能与人的“功利型”心理相关,比如说这次我帮你代,说不定下次就是你帮我,人情都是互相往来的。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可以理解。但是,“代”永远是“代”,有些情感性的东西是代不了的。富有情感性的东西如果长期代,就失去了人际交往的意义。这种现象可能会长期存在,但不会是潮流。

来源:红网

作者:刘璇 邬丽

编辑:廖浩宇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06/568815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