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宁:产业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平 周小勇 郭华 蒋楠 编辑:姜珊 2019-07-23 17:23:31
时刻新闻
—分享—

????_20190723160541.jpg

常宁市天堂山办事处欣辉合作社的茶园内,当地居民正在务工。

红网时刻通讯员 刘泽平 周小勇 郭华 记者 蒋楠 衡阳报道

“我今年53岁了,老两口都在茶园做事,每人轻轻松松有100块钱一天……”在常宁市天堂山办事处欣辉合作社的茶园里,曾文化老人十分高兴地说,去年和老伴在茶园务工就有两三万的收入,他还成了2018年度常宁市的“脱贫之星”。

这是常宁市天堂山办事处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而这一转变,源于他们的一个创新举措——成立常宁市天堂山办事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联合支部委员会,在党工委的直接领导和部署下,以党建带产业促脱贫。

创新招,成立“非公”组织大联盟

常宁市天堂山办事处位于常宁西南边陲,交通闭塞、高山峻岭阻碍了该地发展,有省级贫困村3个、市级贫困村1个。

面对贫困,勤劳淳朴的天堂山人尽自己一切所能想去改变这种面貌,他们成立了13个合作社,想通过这一举措大家一起走出贫困。虽然初衷很好,但现实并不那么理想,由于深处大山,他们的合作社成员,包括他们的牵头人也就是当地一些稍有头脑的人带着一帮贫困户,并没有十分雄厚的实力支撑,存在资金、技术、设备、市场、信息等“拦路虎”,要干成大事存在瓶颈。因此,虽然合作社很多,但要想带领大家脱贫致富基本上意义不大。

为破解这一困局,天堂山办事处党工委一班人苦苦思索,多方征求意见,通过走访调查后,决定利用好现有的资源,将现有的13个小规模合作社联合起来,成立常宁天堂山农业专业合作联社,把合作社其中13名党员成立中共常宁市天堂山办事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联合支部委员会,集中所有的资金、资源、人才、人脉,实现抱团取暖,共同做大做强,形成拳头效应。

出实拳,激活造血功能

天堂山办事处提出“天堂山的事情天堂山的人民办,天堂山的致富天堂山的能人带。”

为切实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该办事处坚持把产业扶贫项目带动作为重要发力点,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提出打造“生态天堂山、宜居天堂山、幸福天堂山”,大力发展特色茶叶、有机水稻、中药种植、生态农庄等9大农业产业,尤其是重点发展茶叶产业。

2017年,全处264户贫困户,853人全部加入合作联社,通过“两新支部”这个平台统筹,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即能人带穷人,穷人促能人,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劳动技能培训,优先流转贫困户土地,优先聘用贫困户务工,合作联社与贫困户签订三年制劳务输出合同,保底工资不低于100元/天,每月用工不少于10天,让所有贫困户贫困人员不出村即可劳务输出。

常宁天堂山农业专业合作联社13个经济实体覆盖全处7个村带动大量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截至2019年6月,带动贫困户就业7500人次,人均增收2300元,切实解决贫困人员就业问题,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为贫困户彻底脱贫创造了条件。

同时,将产业扶贫资金以贫困户股金的方式投入到合作社,并与合作社签订入股协议,保底7%-10%分红,发放分红资金近10万元,实现全处贫困户每年人均分红约120元,为全处的贫困户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收入,做到产业脱贫路上不漏一户、不落一人。非公企业家的积极参与,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户+N”的运营模式,天堂山办事处走出一条企业有效益、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同增收的“多赢”之路。

收实效,贫困率大幅降低

天堂山办事处结合本地资源优势,依托合作联社,集中资金、资源,短短两年内,发展种植茶叶5000亩,实现人均茶园0.6亩,茶叶产业山林流转面积2960余亩,水田流转面积460余亩,发放劳务工资310余万元,带来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实现当地人们持续增收。经过几年奋力攻坚,建档立卡贫困数从2014年的329户1016人,到2018年底,只有未脱贫户38户91人,贫困率从近12%降为1.09%。

“同心同德谋发展,众志成城促脱贫”。天堂山办事处“两新支部”及其天堂山农业专业合作联社已经成为全处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民增收的有效载体和途径,“农民变工人、务工无路程:土地搞流转、不种有钱赚;农民当股东,年年能分红”已成为天堂山办事处的喜人现象。

来源:红网

作者:刘泽平 周小勇 郭华 蒋楠

编辑:姜珊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7/23/5734767.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