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茶“说”产业扶贫 ——沅陵县舒家溪村见闻

来源:红网 作者:张春文 谢金秀 编辑:康晓乔 2019-08-26 10:41:28
时刻新闻
—分享—

茶农在田间采茶。

田间劳作。

新建的茶叶加工厂房。

茶叶加工全机械化生产。

红网时刻通讯员 张春文 谢金秀 沅陵报道

盛夏时节,湖南省沅陵县官庄镇舒家溪村,田间一片葱绿,人们劳作、休闲自得其乐,令人难以想象的是,这个村曾经常年贫困,是什么催生其前所未有的变化?为一探究竟,笔者走进了大山里这个村庄。

资源变资产

舒家溪村最原始的资源就是山地和稻田,全村10个村民小组,172户,665人,其中贫困户34户,123人,山地面积1500公顷,有530亩退耕还林,3800亩建起了林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450亩山地,早年开垦成了茶园,现经过农户除杂草,修杂树,成为无污染的天然有机茶,广受商家好评,变成村民赖以生存的资产。”联村领导,镇党委书记米华勤介绍,“从2015年以来,村民因茶受益后,发现种稻不如植茶,于是,借助沅陵县委、县政府“两茶一鱼”经济发展战略,逐年将全村720亩稻田全部改种成连片的茶园,使该村茶叶总面积达1170亩,人均近两亩,成为远近有名的产茶专业村。”茶园资产给全村人的幸福生活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该村黄狮岩组村民龙兴国说:“茶叶是个好东西,今年已让我家进帐4万元,靠茶吃饭的日子过得很舒心。”

农民变股民

舒家溪全村,家家有茶园,户户受茶益,为按照规定的质量标准和生产技术从事茶叶生产,发扬互助协作精神,谋求共同发展,本村于2014年4月6日召开村民大会,成立了沅陵县舒家溪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专门为入社的村民提供生产资料的购买、使用;茶叶的销售以及种植经营等服务。农户用资金、土地、劳动力以及运输设备、农机具等实物入股,积极参与茶叶规模化生产,享受年底茶叶分红。为让群众放心,合作社建立健全了财务和会计制度,每月的第5日实行财务定期公开,接受农户监督。村书记沈吉奎介绍:“现在全村农民都变成了股民,生产积极性很高,合作社对茶叶生产进行统一指导,整体推进,单凭流转土地扩植茶叶一项,就为每户村民每年带来了1000元左右的收入。”该村杨坪湾组贫困户舒家友感动地说:“我家入社后,去年,我按要求将自己山上30亩老茶园进行了复垦低改,今年就受益了,本月已入账1.5万元,以后会更多,很开心!”

叶子变票子

舒家溪村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坚持以茶叶增收惠民为根本,全力推行茶叶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激发了农民植茶的热情,为扩大生产,2018年,合作社投资150万元,在本村内新建了茶叶加工厂房,就近收购茶叶,工厂对茶叶的杀青、揉捴、烘干,全机械化操作,该村毛湖湾组贫困户沈岸清说,“自家3口人,种了5亩茶园,生活绰绰有余,每次进茶园采茶,将鲜茶用三轮车送到村工厂,‘叶子’当天就变成了‘票子’,真舒服。同时,自家茶叶采完后,我还可帮别人家采摘,找点副业钱,且每人每天平均可得150元,比外出打工不差。”正在茶园采茶的上竹湾组,73岁老农黄维成补充道,“植茶比种稻好!种稻,我们一年只种一季,且劳力花费大,而产茶一年至少可采摘4次,甚至5次,收入是种稻的4倍,你说,这叶子是不是票子?”

舒家溪村采用合作社十农户十基地的产业模式,将土地资源变成资产,将农民变成了股民,为本村的脱贫攻坚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解决办法。初步统计,2018年,全村产茶收入上万元的有25户,3至4万元的有3户。年产鲜叶915吨,年产值115万元,茶园给茶农带来的纯利平均每亩达3000元,村民有了明显的获得感。

来源:红网

作者:张春文 谢金秀

编辑:康晓乔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8/26/583321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