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坚定的力量·残疾人脱贫记丨聋儿教师向季平:11年助300余聋儿走入有声世界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编辑:肖拓 2019-09-03 22:39:59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2019年是湖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之年,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大短板和关键任务。“讲勤劳、树榜样、促脱贫”,要树立可学可比、可信可鉴的先进典型,激发贫困残疾人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从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坚定的力量·残疾人脱贫记】系列报道,深入发掘湖南省扶贫脱贫领域的残疾人先进典型案例。

微信图片_20190903201935.jpg

聋儿教师向季平正带领着一群孩童们一字一顿念着“小老鼠,上灯台……”反反复复,犹如婴儿咿呀学语。

红网时刻记者 李兵 湘西报道

“全国‘十一五’康复工作先进个人、永顺县最美劳动者、湘西州慈善十佳爱心个人……”日前,在湘西州首家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训练室里,聋儿教师向季平正带领着一群孩童们一字一顿念着“小老鼠,上灯台……”反反复复,犹如婴儿咿呀学语。如果不仔细看,我们很难发现“长”在他们侧后脑上的助听器。正是这个仪器,让先天耳聋的孩子们从“无声世界”走向“有声世界”。

“我们最喜欢的就是向季平老师,是她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地精彩。”课后,孩子们偷偷地告诉记者,表达他们对向老师的喜欢和感激之情。

在湘西州残联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向季平的耐心指导下,11年来,湘西州听力语言康复中心引领近300余名聋儿从无声走入有声世界。其中270多名孩子学会说话,并相继进入普通学校就读。

感同身受 创办湘西州首家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当时,为什么想创办湘西州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采访过程中,记者忍不住地问道。

“这就要从我女儿说起了。”向季平温柔地望着自己的女儿,眼中含着的是对女儿的愧疚和疼爱之情。

2006年,向季平发现刚出生的女儿对外部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经医生确诊后,发现女儿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这对于向季平夫妇来说,可谓是晴天霹雳。他们毅然放弃在广州的经商事业,带着年幼的女儿四处求医治疗。

2008年初,向季平带着孩子来到长沙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通过近三个月的康复训练,孩子终于可以开口说“a”了。“喜极而泣,那种高兴无语言表。”向季平说,我一连打了几十个亲朋好友的电话,把手机开着免提让孩子对着话筒说“a”,告诉他们我的孩子开口了,特别是孩子的爸爸在电话那头听见孩子说“a”的时候,半个小时没有说话,因为他在哭。

“当时和我女儿情况相同的也有很多这样的家庭,看着他们为子女担心、悲伤、心痛时,我感同身受。”向季平回忆说,也是在此期间,我结识到多名听障儿童的家庭,这也促使我决心创办一所康复中心。

“听力康复培训更多的是在和时间赛跑,从孩童植入人工耳蜗或戴上助听器起,听力年龄才刚刚开始。而一旦错过了声带发育的阶段,声带硬化后,就很难正常说话了。而对于贫困地区的家庭来说,根本无力负担孩子到长沙或省外康复训练,而且从康复角度上讲,即使做了开颅手术,装了人工耳蜗或助听设备后,如果没有通过专业、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那么孩子们听力语言也无法得到全面康复。”向季平说,

2008年6月1日,在湘西州残联的支持下,向季平自费成立了湘西州首家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为的就是让更多的聋儿走出无声世界。

免费为聋儿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专业+努力。”采访过程中,向季平一直向我们透露着,“这是一块全新的领域,我们也一直在探索中学习,必须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这是对孩子们负责,容不得半点马虎。”

“一边要学习专业知识,一边还是照顾孩子们。我清楚地记得在一间50平方米的办公室里,我们同吃同住同行,同甘共苦度过那段康复之路。”向季平总结说,一般每名聋儿需要2到3年的康复训练时间,而3岁以下的孩子同时要注重对他们父母的培训,加强平时在家的练习,并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向季平表示,可当时的情况是康复中心的患儿大多来自农村,家庭贫寒,虽然患儿家长都想让小孩得到康复,但是沉重的费用却是这些家庭难以承受的,为了救助这些贫困残疾孩子,我都是免费给他们治疗。同时,为了给孩子们保驾护航,我们是又当爹又当妈得照顾他们的饮食起居。

“7岁前,都是语言功能发育的关键时期,即使是听力有障碍的孩子,也是有机会说话的,不应该早早放弃。有一名孩子在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8个月后才第一次开口说话,当时他的康复老师就抱着孩子泣不成声。8个月里和他反复地沟通交流,期间几乎没有回应,但我们始终也没有放弃。”谈及这11年来的坚持,向季平动情地向我们举例讲述道,“听到孩子们张口说话的那一刻,我们就觉得所有这一切的付出就都是值得的,我们的培训是有成果的。”

十余年来,湘西州听力语言康复中心中心累计为超过50名贫困听障儿童的家庭减免了学费、免费发放助听器材。

为聋儿带来新“声”

2010年,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湖南正式启动“启聪扶贫计划”,对全省贫困家庭0至6岁聋残儿童进行免费或部分免费抢救性治疗。该计划首先在湘西州试点,并逐步覆盖全省其他地区,向符合条件的孩童免费配发助听器,或免费进行耳蜗植入手术。该计划也是残联系统最大的一个公益项目。

黄仁俊美术教室、梁靖康爱心食堂......在康复中心里,社会爱心人士的身影处处可见。其中,中文名为吴正荣和杜雪慧的德国夫妇,更是已资助康复中心帮扶听障儿童11年,并在长沙湘春巷开设了一家“吧赫西点”面包店,为聋哑人培训技艺。

同样的在湘西州听力语言康复中心里,很多老师从创立之初就加入进来,一做就是11年,为的就是帮助聋儿孩童们,给他们带来新“声”。

目前,康复中心拥有教师17名,设置了一系列康复培训课程,包括语言、美术、绘画等。今年上半年,中心共收听障儿童72名,其中52名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花开有期。聋人学生的‘花期’也许会晚些,但终究也有绽放的时候。我愿意陪伴生命中遇见的每一名聋生,走过一些人生驿站,更希望看着他们循着光走远。”采访最后,向季平坚定地说,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孩子们无声的世界就会有希望和光芒。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编辑:肖拓

本文为湖南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hn.rednet.cn/content/2019/09/03/5913716.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湖南频道首页